童先生撸着胡子,对这个得意弟子肯用心,很是满意。
不想孙先生揭开罐子,仔细嗅了嗅,又取了筷子尝上一点儿,更是欢喜。
“这秋梨膏是难得的上品,果真是用山梨熬制?
比之南阳的白梨居然还好三分!”
方玉心头一跳,赶紧应道。
“就是山上的野梨,不会有错。”
童先生欢喜,问道,“这可是对症,内人每日两次喝得?”
“当然了,”孙先生应道。
“我把先前的药方减量两分,早晚再喝这秋梨膏,三五日必定见效。”
“太好了,真是意外之喜啊。”
童先生着急给老妻冲梨水,方玉和孙大夫就一起告辞了。
路上闲谈几句,听说方家在山下建了新院子,老大夫就笑着说以后去做客。
方玉也没当真,应承几句就回去县学了。
一来,他确实要抓紧课业。
二来,先前答应帮忙问询梨树苗的杂役也该回来了…
方圆儿这段时日过得很是欢快,工地那边不用她费心。
比较近的山上,好东西也被她搜刮的差不多了。
再远,她也不敢再深入,毕竟那条白带子蛇和狼群的教训都在呢。
银子重要,小命更要紧!
于是,她闲着无事,就在家折腾一日三餐。
早晨的粥,她都能摆弄出十八种花样儿。
新打的小米粥,金黄色,添上几粒枸杞和大枣,加一块冰糖,就是香甜暖胃的佳品了。
雪白的粳米粥,加绿豆,就是绿豆粥。
加红小豆就是红豆粥,加皮蛋瘦肉就是皮蛋瘦肉粥。
加红糖和各色杂粮,就是八宝粥。
就是配粥的小咸菜,都差点儿让她雕出花来了。
临近深秋,菜园里的青菜成熟的成熟,罢园的罢园,在她眼里都是绝好的材料。
结结实实抱了心儿的大白菜,被一切两半,过盐水之后。
再抹上调和好的辣椒酱,就是辣白菜。
白萝卜切连刀片,淡盐杀出多余水分和辣气。
加入老醋饿和糖霜酱油,蒜片姜丝,腌上几日就是酸爽的下饭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