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说,粮食被还了回来,小吏也挨了板子,被罢了差事。
小吏自觉冤枉,旁人也是莫名其妙。
不过,陈大人派了亲信过来把守,人人都只能偃旗息鼓…
这些事,方玉从童先生等人嘴里听说,也是长长松了一口气。
当真灾难来临,全县百姓都指望常平仓活命,却发现没有粮食,那可真是要绝望了。
因为惦记着蝗灾来临,梨花花期这两月,方家人都有些心不在焉。
待得花期过后,甚至都懒于拢账。
家里的田地,除了那二亩西瓜,都种了红薯和土豆,倒也不必多费心经管。
方老二安顿好庄园琐事,就常带了妹妹出门儿往北走。
方圆儿利用空间,又买了不少粮食。
孙老大夫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方家一向行事稳妥,这般必定有原因。
所以,他也没逼着方圆儿一定要留下,同他参谋新医书。
大难将至
一晃儿,又是俩月过去。
时日进入了六月中,田里的庄稼已经长的大半人高了。
西瓜地里,西瓜更是有陶碗大小。
眼见再有一月就可以成熟售卖了!
梨花坳里,家家户户恨不得不睡觉,所有眼睛都盯在西瓜地里。
这一次,不用方家再出钱雇人了。
家家户户的老少爷们主动编了两队,早晚换班巡逻。
当然,方家也不能置身事外。
晚上那顿饭还是要在饺子馆吃的,领队也是陈武和朱盛两个。
要防备山上野兽下来祸害,也要防备有人眼红来捣乱。
外边风平浪静,岁月安好,但方家的气氛却越来越低沉。
因为山顶的老树收集到的消息,越来越符合最坏的设想。
南边的大旱持续到前几日,一滴雨都没有。
春种时候,百姓们担水,想尽一切办法,终于盼到出苗。
但旱了两月,也是大半都枯死了。
粮食减产是板上钉钉儿的事,州府已经派人上京禀报了。
就在前日的夜里,又是突然瓢泼大雨。
一夜间就把所有河渠水塘都灌的满满当当了!
大旱之后大涝,蝗虫繁殖的所有条件都满足了。
再没有任何奢望,蝗灾一定会来!
伴随着蝗灾更可怕的是…难民!
蝗虫总有退去的时候,各家也多少都有些余粮,活命不会有太大问题。
但南边几州百姓在旱涝和蝗虫三重夹击之下,活命是难上加难,必定会北下寻活路,也会带来很多不能预料的危险。
先前多年的战乱,起码有一大半是因为天灾,民不聊生,继而乱了整个国度…
方玉再次去了县衙,赵金莲带了儿媳去喂鸡,方圆儿几个则跟着老爹去田里转悠。
方老汉亲自拔了一株土豆秧,摸出几个鸡蛋大的土豆,脸上勉强有了点儿笑意。
这小小的土豆不起眼,也许冬日时候就是多少人活命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