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淼也受邀去那家工厂参观了一下,规模不大,但是听老板说一个季度的利润能有几千万上下。
苏淼觉得自家的基地,跟人家一对比,就显得像小打小闹了。
苏淼想着要不要也开一家这样的工厂,把新鲜的花菇做成各种产品,包装后出售到各地。
但是光花菇这一个品类太单一了,还需要有其他更具特色的土特产。
苏淼现在这百亩花菇基地,扣去各种成本还有几十个员工的工资,每个季度的利润大概有四百万。
她也没忘记给王坤还有宋元洲分红,第一季度的钱下来之后,她就按份例把钱打给了二人。
二人看到才三个月,自己的当初的投资就翻倍赚回来了,纷纷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实在太正确了。
不知不觉到了苏淼高一的暑假,苏淼就趁着假期期间,在周边寻找有特色的特产,最好是别的地方没有,只有他们这一片有的东西,才有竞争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她找到了。
她发现他们这一片山区里,长着一种叫刺梨的植物。
这种植物会结一种黄褐色的果子,酸酸甜甜,味道很好。
苏淼拿去让人检验了一些,发现这种果子维c含量极高。
而且这种叫刺梨的果子,全国只有几个地区才有,多生长在山区里。
苏淼灵机一动,这种果子的市场很大啊,既可以做成果干,又可以做成饮料,果酒。它的维c含量高,有益人体,有些部位还可以用药
而且刺梨它生命力顽强,比花菇好培育多了。
苏淼查了一下,全国现在做刺梨生意的并不多,所以竞争力比较小。
这种东西比花菇更能让人接受,花菇虽好,但因为香气过于浓郁,有部分人可能接受不了。
她可以接着包地种植刺梨,然后开办一个工厂,把刺梨做成各种产品,自产自销。
也可以带动周围的父老乡亲一起种植,然后她再去收这种果子。
苏淼计划了一下,觉得很可行,种植刺梨的成本可比花菇少多了。
苏淼向来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她聘请了几个农业专业的高材生,还有了解刺梨这种东西的专家,开始研究起来。
那些专家开始看到是苏淼一个小姑娘当老板,还有些诧异,觉得会不会不靠谱,后来也就习惯了,因为苏淼给的工资是真的香啊!
研究好刺梨的种植方案后,苏淼找上了村长。
村长正坐在院子里听戏,边听边喝茶。
看到苏淼来了,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听到苏淼单刀直入的说。
“我想包山。”
“噗!”
村长瞬间把嘴里的茶水喷出来了。
??
村长浑浊的小眼睛闪着略微迷茫的光彩,他没听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