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秦瑶说完,他似乎也有了许多新鲜想法在脑海中游蹿,愣是在原地久久不回神。
秦瑶好笑的摇摇头,同店内掌柜打过招呼,回家去了。
从笔直入紫微宫的主街上穿过时,突然看到两匹快马从北城门奔来。
传信兵一路纵马一路大喊:“八百里加急,闲人速速避让!”
秦瑶跟随人群赶紧退到路边摊子旁,把道让出来,一路目送那两名传信兵径直冲入紫微宫。
“莫非边关又有战报?”百姓不免心中惶惶,议论纷纷。
毕竟能用到八百里加急的急报,除了宫中贵人特令,便只剩下边境战事了。
但很快又有人摆手说:“应该不是,咱们与北蛮已经停战,去岁他们还派了使臣前来进贡呢。”
“唉~,说是进贡,但谁不知道是来打秋风的啊,真是苦了咱们郡主了,嫁到那蛮荒之地去,也不知如今过得怎样。。。。。。”
话题一转,又转到了惠阳郡主身上,聊她的丈夫,聊她的小姑子和摄政王叔叔,还有北蛮王宫里那些小阏氏们(蛮王的其他女人)。
传信兵入宫的事情很快就传遍整座京都。
秦瑶一路听着百姓们各种好奇揣测回到家中,正准备进门,就见隔壁齐御史家的大门打开。
齐御史穿戴整齐,急匆匆上了马车,径直朝宫内去了。
他家刚接到宫内旨意,命鸿胪寺、礼部和御史台诸官员入宫议事。
齐家管家关门时见到秦瑶站在门口,强忍不喜,勉强客气的冲她点了点头。
宽正坊没多大,国师府的七彩琉璃马车时不时出现,刘季入国师府当大儒贴身家丁的事情全坊已经传遍了。
虽说只是个家丁,但那伺候大儒的家丁能是一般人吗?
先前就知道刘季是个举人老爷,但这京都多的是举人,自然无人在意。
但现在不一样了,公良缭这等大儒,哪怕是给他当洗脚奴才,那也不是一般人敢小觑的。
更何况还是国师府车接车送,再加上自身的举人身份,明年春闱榜上要是没有刘季的名字,齐家管家都怀疑是阅卷官脑子出了问题。
是以,先前武生的事就当无事发生,两家照面,齐家管家也客客气气问起好来。
秦瑶顺势便打听了一下齐御史这会儿入宫做什么。
齐管家摇摇头,其实他也不知道,只不过听说边关来信,与使臣入京有关,宫里急招礼部前去商议接待事宜。
“那和御史台有何联系?”秦瑶好奇问。
齐管家压下想翻白眼的冲动,走出门来,同秦瑶科普了一下使臣觐见的大概流程。
使臣觐见这事分两种。
一种是盛国周边附属小国每年定时定点的前来上贡。
还有一种是自发要来的,比如盛国四周那些没有归附,但处于平衡状态的国家。
第一种好办,礼部全责操办即可,收了贡,好吃好喝伺候几天,再敲打一遍,而后遣返。
第二种不太好办,因为他国遣使臣过来,有打探盛国虚实之意图。
入境之时,便由边境驻防军八百里加急传讯京都,由陛下亲自审批,是否允许入境。
一般是会允许的,毕竟他国主动来使,也算是对盛国国力强大的一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