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就这么一个可靠的人。结局却如此凄惨。
顾御之感叹,难怪都说,好人都不偿命。
之前赐婚的圣旨宣下来的时候,顾御之更多的是震惊,并没有感觉多少折辱。
第一个反应,竟然是真是无情帝王家,连亲生儿子都能舍弃。
他有些可怜大殿下。那个人一定很伤心吧。
然后是感叹,他们果然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舍弃了。
边疆太平,他们这些武将是该卸磨杀驴的时候。
皇帝出什么政策,哪怕是杯酒释兵权。也都是正常。
只不过赐婚的方法。更加荒谬,更彻底一点。
而且侮辱人方面效果更明显。
圣旨拿到手里的时候,他想起了父亲班师回朝前一晚说的话。
他说皇帝不是那样的人,他不会忘恩负义,卸磨杀驴,我相信他。
顾御之还记得父亲当时多自信,多笃定。
顾御之很好奇。父亲为什么那么相信他。
毕竟他们已经在边关戍守十年,十年足以改变一个人,改变很多事情。
现在的皇帝,早已不是父亲当初的那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
已经是一个正经的君王。杀伐果断。会铲除异己。
父亲当时却笃定的摇了摇头。不,他不会变的。也从来没有变。
这样的笃定让顾御之很困惑。究竟是怎样的知己,才能让父亲如此相信他。
他很好奇,这位皇帝酒精是怎么样的。
回来以后的一切,证明父亲所说的没有错。
皇帝善待他们家,没有第一时间卸掉他们的兵权。
还公开表示,父亲永远是天朝的兵马大元帅。
后来的封侯圣旨,更是让他们看到皇帝的诚意。
这样的殊荣,却让顾御之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当那赐婚的圣旨下来的时候。顾御之如释重负。
果然帝王依然是帝王,和其他史书中的帝王没有区别。
但是后来的反转让顾御之猝不及防。原来竟然是乌龙。
还是自己父亲的过。一坛烈酒让自己儿子的婚事儿换了人。
听到真相的时候顾御之觉得好笑。总觉得哪里不对。
但是同时放下心去。选择相信父亲所说的话。
选择相信,比选择怀疑更让人轻松。
就暂时相信,那个地方,那个人,依然是父亲心中从始至终没有改变过样子。
说实话顾御之是有些羡慕的。他常年长在边关。如此交心的朋友。少的可怜。
虽然有过命的战友。但能称得上为知己的几乎没有。
这么一想他其实不如父亲幸福。
辗转反侧了一夜。到了天亮的时候。顾御之才将将睡着。
小厮来禀告。说父亲出门了。
顾御之想起昨天父亲走后。特意嘱咐小厮,如果父亲出门,就叫他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