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5章
完颜家主道:“我们过去的金国家族这次就没出多少,只是四大藩国真正出了一次血,但还没大伤元气。”
崔家主道:“诸位,我仔细斟酌了一番,结合大明天下大势,发现一个秘密。”说完停下,不再言语。
诸葛瑜笑问道:“崔贤侄有何高见,尽管道来。”
崔家主看看了众人,再次权衡了一番,开口道:“诸位,不知道你们对历朝历代的人口数量关注过没有?”
杨家主一愣,问道:“这件事,和人口有关吗?”
崔家主道:“是的。在下查阅过历朝历代赋税人口,发现前朝武周太宗开元年间人口最多,达到一亿二千万人!那是天下大治,人们安居乐业。曾有古诗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这个在华夏历史上,是最繁荣昌盛的时代。”
庞公瑾捻须点头道:“确实是前朝最好的盛世。”
崔家主拱手道:“诸位,一亿二千万人人口,就是最好的盛世。可本朝呢?在瞾始皇帝治下,现今的人口,已经达到四亿五千万了!其繁荣昌盛的程度,远远超过武周开元年间。”
诸葛瑜微笑问道:“老夫知道,皇上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帝皇!可这四亿五千万人口,和这次要求我们世家大族赞助西秦王有什么联系呢?”
崔家主道:“在下复述一遍《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王家主恍然大悟道:“现在的人口,几乎是武周开元年间的四倍!那么也出现了人多地少的状况了,所以皇上才封西秦王,在三万里外建国,要求各个世家大族出人出钱赞助他。实际上,皇上是在打开我等的思路,不要局限在大明境内啊。”
诸葛瑜含笑道:“诸位先生,集众思、才能广忠益耳。”
薛家主苦笑道:“看来,皇上心胸开阔、目光远大,在下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庞公瑾叹息道:“崔家主一言,真如醍醐灌顶耳!我和诸葛兄是最早追随皇上打天下之人,但几天我菜发现:我们一直没追上皇上的脚步啊。”
何家主大笑道:“庞先生,不怕追不上皇上的脚步,只要我们一直在追随皇上的路上就可以了。”
庞公瑾拱手道:“何家主此言、大善!”
何家主道:“皇后娘娘省亲时,口宣了懿旨:一切紧跟皇上的脚步,不得有一点点怀疑。”
诸葛瑜道:“皇上心怀天下、望眼宇宙。他的每一个重大决策,我们开始时还是有所怀疑的。但事后证明,皇上是最正确的。他总是站在宇宙的高度,是典型的道法自然。”
庞公瑾道:“高瞻远瞩,高屋建瓴。”
刘同福笑道:“你们不用给皇上拍马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