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少爷听到消息还担心了一下,跑来找江一鸣和他商量对策。
“这事怕是会引起众怒,对世家还可以借口说他们没人性,做了太多恶事,所以种树挖不出水来,那么多县衙和商贾都在种树,总不能说所有人都作恶多端吧?
咱要是敢这么说,用不了多久,其他府城的人估计得把辽州包围了,把咱们抓去毒打一顿,严重点可能直接砍头。”
想了想,江一鸣道:“传出去,就说咱们有特殊的打井方式,一般人不会,没有咱们的挖井技术,种了树至少要等三年后才能挖到水。”
少爷嘴角一抽,“那要是都来找咱们帮忙挖井呢,帮还是不帮?”
江一鸣挑了挑眉,“不能白帮,得拿同等价值的东西来换,听说新州的山上有石灰,西州的山上有不少木材,你看他们有我们需要的东西,把东西送来,我们去帮他们挖水井。”
这是又要倒贴钱的节奏,给太子的账单上又多添了几笔,希望太子不要觉得压力太大。
少爷心疼了太子一秒,很快想到海岛上有银矿,不怕,朝廷还是有钱的,国库应该很充盈。
“说起来周边几个府城资源还是可以的,只有辽州是真穷啊。”少爷啧啧摇头。
“过个两年就不会了,今年比去年已经好很多了。”江一鸣很有信心。
现在辽州有七成的百姓都种上了高产作物,下半年丰收时就基本解决了整个辽州的吃饭问题。
今年主要种粮食,明年可以种些棉花,这样百姓就可以自己做棉被棉衣棉鞋,争取每个人都不再挨冻。
种田的氛围感染了所有人,贺夫人等女眷把县衙能种的地方全种上了红薯,因为红薯叶子可以做菜炒来吃,到时候还能挖红薯,一举两得太划算了。
红薯易种,折一点藤苗插在土里浇浇水就能种活。
现在水也够用,就是辛苦一点要去山脚下挑水,但没人怕辛苦,大家怕的是想挑水却没有水。
挑水的人可勤了,一有空就挑水,把家里能装水的容器全装满,生怕迟了井水就浅了或干了。
种下去的庄稼也是经常去浇水,好在打水要排队,不然百姓能把田里灌满水。
地里水太多也不行,又不是水稻,红薯这些作物只需要适当的浇水即可。
忙忙碌碌,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两月过去,张树的商队又到了辽州,并带来了新的粮种等物资。
辽州这边治安变好了,路上匪寇剿灭了,渐渐也有其他商队进入辽州,拿着各种物资来换红薯土豆等。
现在张树的商队人数增加了一倍。
“我给你多留一些粮种,到时候你可以一路在不同地方高价卖出去,或以物换物。”这是江一鸣给张树的优待。
张树挑了挑眉,调侃道:“以前我带着红薯过来辽州,现在又从辽州运出去卖,跑来跑去皆是围绕着红薯转。”
江一鸣也笑了,“以前没人识货,你带那么一两车红薯出去推销,费尽口舌也没多少人买,最后只有一个识货的商贾愿意买,还把价格压得很低。”
不过江一鸣有言在先,价格一文钱不能少,就算没人买,宁愿带回来也不廉价卖出去。
那商贾很有见识,虽然费尽口舌也压不下价,最后还是把红薯全部包圆了。
如今想来已经培育出几十亩地的红薯了,那么精明的生意人,不可能单纯为了买回去吃,肯定会种。
张树点头道:“那古老爷现在确实种了不少红薯,除了辽州这边,和你在山峰村种的那些,就古老爷那里有红薯。”
当初江一鸣留了心眼,只拿了红薯让张树带出去卖,土豆玉米等作物都留着,别处是没有的。
张树笑道:“现在古老爷很得意,听说去年腊月办了个红薯宴,高价卖出去不少红薯,大赚一笔。”
江一鸣:“那下次给古老爷带些玉米土豆过去,他肯定愿意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