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徽走出,行礼道:“臣领旨!”
朱元璋站起身来:“信访司归督察院,那督察院的责任更重。日后出了问题,朕可就要拿你们是问了。”
詹徽苦涩不已。
这就是个烫手山芋啊,信访司那么大,那么广泛,有一些出问题的很正常。
林子大嘛,没办法。
但又不能不领,只能忍着沉重接下。
返回武英殿,朱元璋坐了下来,对站到桌案一旁整理奏折的朱标道:“交出信访司是对的,虽说信访司日后不能独立于官员之外,可能会受制于升迁胁迫不得不闭嘴,但相对于信访司自称东宫之臣,危害地方来说,已经轻了不少。”
朱标有些愧疚:“儿臣从未想过这些事,若不是顾先生详细说明,还被蒙在鼓中。”
朱元璋拿起一份奏折,展开了说:“顾正臣看出了苗头,也斩断了这个苗头,这是好事。所以朕就经常说,为官也好,为君也罢,总需要出去走走看看,要不然,谁知底下有多少龌龊事?”
“还有那知县王关,倒是厉害,在外有着不错的官声,结果却是个该千刀万剐的,说起此事朕倒想踹顾正臣几脚,这等人一刀砍了岂不是便宜了他,拉出来凌迟才对得起他瞒上欺下、滴水不漏的好本事!”
朱标心思一动:“父皇,儿臣也想出金陵看看。”
朱元璋哼了声:“别说你想去山西。”
朱标想要说的话被堵在了口中。
朱元璋扫了几眼奏折,提笔添了几个字便丢在一旁:“山西你不能去,山东、河南、北平,你也不能去。你若想出去看看,再等几日,待番薯挖出来之后,去一趟凤阳吧。”
朱标无语。
去凤阳那不是回老家,除了看坟上香,还能做啥,那里的山山水水自己早就走遍了。
朱标收回了出金陵的心思。
番薯的藤蔓终是枯了,农学院院长袁生奏报之后,朱元璋再一次集结了在京的一应公侯伯爵,文武官员,率马皇后、太子与皇子等亲至,一如土豆时象征性地开挖了第一下。
流程没什么变化,可当第一亩番薯挖出来过秤之后,亩产四千三百斤,折合二十八石的产量再一次震惊世人!
虽然没有达到顾正臣所说的亩产三十石,可相对土豆的亩产二十石,已然出了八石,对比在玛雅时挖出来的亩产二十五石番薯,那也出了三石!而第二亩红薯,终于让顾正臣的话得到了应验——三十一石!
朱元璋笑得合不拢嘴,按照这个产量,让大明子民填饱肚子是迟早的事,只要百姓不饿肚子,外敌也收拾了,也不玩藩王分封,藩镇割据,咱就不信这江山能倒!土豆、番薯的高产,就是大明这艘船的压舱石,以前稻麦压舱,经不起大风大浪,只能走河,摇摇晃晃。但现在的大明,可以大胆地、昂扩胸地、前往深海之地,不惧风浪!
qu4。。q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