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天桥小剧场。
德运社总部。
三百名观众将现场堆满,其中多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但更多的是从全国各地到燕京旅游的游客。
作为如今传统文化的代表,德运社的名声如今是如日中天,来燕京听一曲相声,是游客必经之事。
“今儿个不赶巧,郭老师不在,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哈?可我这好不容易来一趟。。。。。。”
“来的时候也不看一下节目单,不过你也别灰心,德运社的年轻人都还不错,阎鹤闲这年轻人我就挺看好。”
“阎鹤闲?我看过他的视频,确实不错,总算心理有些安慰了,还好还好。”
“哈哈哈,这么说,德运社的少班主也在了,有意思,我倒要看看他继承了老郭的几分本事。”
听到有人谈起德运社的少班主,一帮的燕京的老爷们都不禁摇头,出言提醒道。
“郭麒这个后生,虽说是郭班主的儿子,但这火候可是差太多了。”
“是啊,上次听了一场他的红事会,可真是一路上磕磕绊绊,好不凄凉哟。”
“有这么差吗?老爷子该不是乱说吧。”
“乱说?”
那大爷嘿嘿一笑:“小伙子,你就瞧好吧,今天这场,我看八成是给年轻人练胆的。”
听到大爷这么肯定,一群游客顿时心里没底。
但现在票也买了,退票什么的肯定是不可能,左右还是听听吧,最少还有个阎鹤闲撑场面不是?
等游客好奇的打开节目单,顿时一惊。
“这节目牌是不是出错了?阎鹤闲搭档的怎么不是孔云荣?”
周围的老少爷们听到这句惊呼也十分担忧。
原本阎鹤闲的功力是队伍里最扎实的,和孔云荣的搭档也效果很好,可偏偏,今天的节目单上却写着:叶云飞。
这个演员前几年进入德运社,这么长时间也没有见过他出来演出,所以大家几乎对他没有任何的印象,甚至网上都只挂着一个名字而已。
也就是说,今天是他的第一场演出?
虽然阎鹤闲的捧哏的功力不错,但搭档一个没有演出经验的逗哏,再好的捧哏也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啊。
这样的搭配真的好吗?
还是说,德运社要开始糊弄观众了?
观众们心中都没了底。
“真不知道这次到底怎么安排的,这一场都是经验不足的年轻人,感觉这不是在练年轻人,而是在练阎鹤闲啊。”
“有道理,有压力才有动力,作为队长,确实要承担更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