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哪个藩国朝觐最勤快,那铁定是朝鲜了,据统计在整个明代共派使团一千多次,平均下来每年好几次。
离开翰林院,林泰来又一次驾临了四面皆敌的礼部。
申时行:“???”
“你还有何事?”于侍郎不耐烦的说,“如果是为了主客司的事情,先回去等消息。”
他的背影就像是一个已经完成任务、拿到奖励的游戏玩家,没兴趣再听npc絮絮叨叨。
申辅冷静的说:“不,你误会了。其实他们本来就不想当礼部尚书,都想让对方去当礼部尚书。”
林泰来答道:“陈于陛只是想让我在翰林院少出现几次,所以原则上支持我出去打野;
而于慎行却完全不想让我去礼部打野,只想把我限制在翰林院种田!
相比之下,陈于陛算是正常反应,但于慎行却对我怀有恶意!
所以我要把于慎行送到尚书位置上,当两年炮灰!”
而林泰来也不例外,加了礼部官也该是虚衔,只是表明朝廷给了林泰来正五品待遇,以后仍然在翰林院办公。
林泰来开口道:“常言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今天我就有几句逆耳忠言,说与于侍郎听!”
例如掌院陈学士还兼礼部右侍郎,但这只是表明正三品待遇的虚衔,陈学士本职工作还是翰林院掌院,和礼部无关。
林泰来:“。”
林泰来想也不想的说:“那我还不如去帮于侍郎算了!”
官校们:“。”
这还是秘密谈话吗?就算他们是探子,也是有职业尊严的,哪能听你林泰来这样故意安排!
林泰来威胁道:“你们还想不想安生在礼部当坐探了?
林泰来的拳头无视了阻拦,走进了礼部后院左堂,站在了于侍郎面前。
林泰来指示说:“朝鲜国使团每年都能来好几批吧?一切按照惯例!”
礼部和翰林院都负责典章制度工作,都是理论高手,两边旁征博引一直争论了十来天。
正当林泰来坐在正堂呆时,会同馆大使、副使一起来参见新长官了,而且还带来了一大叠关于朝鲜国事务的公文。
会同馆大使小心翼翼的答道:“本该有一员主事负责提督会同馆事务,但如今缺员,便只好惊动林老爷了。
但是为了这个郎中应该是虚衔还是实职,礼部又和翰林院争了起来。
我打了这么多官校,皇上也没正经处罚过我,难道你们想成为下一个厂卫之耻?”
于是京师官场又有了新的小道消息,人言可畏。
几名官校莫名其妙,今天你又没在这里打人,并不需要他们洗地啊。
但是十多年前的内廷陈年旧事,林泰来又是怎么如此清楚的?
于慎行从礼部后院的左堂搬到了正堂,但他完全开心不起来。
而且等使团来了,还要请老爷出面清点贡品方物。”
听到是“朝鲜国事务”,林泰来眼前一亮,到主客司工作不就是为了这个么?
在每年冬至、元旦、万寿等大节日派使团朝贺都是最基本的,其他加派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