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京城上人来人往,繁华无限,与荒凉的边疆形成鲜明对比。二人在完全不同的境遇,面临的却是同一件事。
……
皇上正在批阅折子,管事太监在一旁侍候,桌上还有刚沏好的茶叶。
“儿臣参见父皇。”
“吾儿免礼。”
他犹豫片刻,观察四周,还是将话说出了口。
“父皇,如今南国人如此猖狂,而我国的武将又不多,何不改革会试,增加武试,选拔一些人才,以守卫我国疆土?”
皇帝停下笔,抬起头平静的看向他。
“皇儿,我国的武将虽不多,但个个都是骁勇善战,武将,在精不在多,我们也不必去抢掠其他国家的领土,如今我国也算昌盛,不必再大动干戈改革会试。”
历来皇帝最忌功高盖主,他们担心武将过多会动摇他们的江山,担心武将造反,引起叛乱。如今的国家武将不多,文官势大,也不至于危机江山,统治者自然也不甚重视。
“父皇,我国与南国作战,向来是输多胜少,难道不是因为我国武将过于稀少吗?若是可以增加对武官的重视,那么,南国常年侵扰边境的事也许会有解决办法。”
这话倒是提醒了皇帝,如今南国大军压境,若是边疆守不住,那么他的皇帝之位也将岌岌可危,这让他不得不深思。
“朕知道了,来人,送昭王回府。”
沈寻竹劝说无果,他不知为何皇帝如此忌惮武官。如今,他又有什么办法去解决线下之困境呢?
几日后,探子突然来报,南国或许不止二十万大军,后面竟有其他大军前来。本来夏国就不占优势,如今敌方又增加数量,那此仗取胜的几率就更小了。
云不秋在营中坐立不安,“来人,速去京城,再派大军前来支援!”
然而,祸不单行,他们很快就下了战书,定于三日后。
看见这份战书,他虽然心急如焚,却也无能为力。
“李将军,速派士兵前去疏散百姓,让他们暗自撤离城中。”
“为何?这仗还没开始打,就认输了吗?”
“你看看这个。”他将战书递上前给他看。
“这……他们欺人太甚!”
“去疏散百姓吧,切记,我们是为了减少损失,为百姓着想,而不是要吃败仗,切不可失了军心。”
李将军随后就派了人前去劝说百姓撤离城中,并及时传播相关言论,稳定军心。按云不秋的命令,已派了八百里加急去往京城申请援兵。三日后,就是一场兵力悬殊的战役……
第三十二章败仗
转眼间就到了三日后,两国军队都到达了战场。黑云压城,天边一道白光穿透了黑夜,照射在千军万马上。将士们手握兵器,少年将军骑在陪伴了他多年的战马上,一直注意着敌军的情况。
旌旗飞扬,战马嘶鸣。他拔出佩剑:“大夏国的将士们,此战关乎国家安危,关乎我们的家人妻儿,我们无惧生死,勇往直前,冲啊!”
“杀!”战鼓擂响,千军万马如同潮水一般往前冲。
烽烟四起,战火连天。将军云不秋一马当先,挥动着手中的剑,剑法迅速,驰骋于敌军之中,只他一人,便可抵百人。赫连晖见状,骑马前去与之交手。
南国人擅用大刀,而赫连晖却用的枪。他出剑迅速,被赫连晖一一挡下。他身下的战马似乎能感受到主人的情绪,它发出嘶鸣声,对前面的战马发出攻击。
与之交手的同时,还要注意周围的南兵。他进入了南国人的内部,无数将士围攻他一人,一跃而起,躲过攻击。他侧身下马,顺势抓起一把尘土,趁其不备,顺风撒向赫连晖的眼睛。赫连晖被迷了眼,他趁机攻其要害,往他的右手手背砍去,正要反击,却被他一一躲过,不等他反应过来,便将他踢下马去。
面对如此多的南国人,他一人有些力不从心,好在宁远君此时却拼尽全力杀了进来。
看到他的那一刻,云不秋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希望,他二人齐心协力,终于杀了出去。
战场上,箭如雨下,尸横遍野,天边被将士的鲜血染红了大半。这场战争持续了很久,将士们几乎精疲力尽。
赫连晖被重伤,他们群龙无首,这一仗,是他们胜了。但是这场胜仗却是伴随着无数将士的牺牲,而且只是险胜,夏国将士都不敢掉以轻心。
“收兵!”
士兵们开始清战场,收同伴的尸体,他们的表情沉重又悲伤……
【南国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