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子当年嫁入姜国公府,可没少受谢夫人照拂,当然也没少受孙氏的气。”
黛玉可算是听明白了,这位夫人和姜家的交集。
“这就奇怪了,若是姜国公和谢夫人如此恩爱,当年的事怎么就草草了事,旁的不说,但就这嫡长子,也不该随意就认定死了呀。”
“这我倒是不清楚,但太上皇当时因为谢阁老之事多次叱责姜国公。至于孩子,那个孩子是寤生,出生时要了谢夫人半条命,而且护国寺的大师说孩子克母。所以姜国公不太喜欢这个孩子,但谢夫人却爱之如命。”这位夫人唏嘘不已。
自从那日和林璟袒露心迹之后,黛玉就再没见过林璟了,不,现在他已经是姜璟了,被姜家认回去了,他的名字也写在姜家的族谱上,也住到了姜国公府里。
姜璟隔三差五都会去晏先生那里的,只不过不知道是凑巧还是有意为之,黛玉一次都没碰见过。
黛玉是知道他回姜府的日子不会安稳,但是今日听了这些夫人的议论,她才知道姜璟的日子是很不好过,一个是出色的嫡长子,一个是平庸的世子,即便姜璟不争,别人也会认为他会争。
“小姑姑?”见黛玉走神,章凝忍不住出声喊了一句,“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还不是咱们刚刚听来的事。”黛玉指了指屏风,这几日妙华阁在修整三楼的雅间,前来的女客只能在二楼,二楼是用屏风将客人隔开。黛玉和章凝本不想来,只是潘盈要定亲了,黛玉和章凝前来挑选贺仪。
俩人选中好款式,又做了些修改,才算是定下了。
“自从阿盈定了亲事,我娘就整日盯着我了。”章凝小小抱怨一声,“生怕我嫁不出去。”章凝是比黛玉大一些,到了说亲的年纪了。赵氏那日还前来林家,请贾敏帮忙打听,看有无合适的人选。
黛玉听贾敏说过章凝的婚事,章家门楣不低,但是章凝的父亲才华不显、前途有限,且章父又非长子。章凝的婚事便高不成低不就。
回到家里之后,贾敏笑着问黛玉:“选好东西了?你的钱够不够,我给你补上吧,你自己攒私房钱不同意。”
黛玉笑道:“这点钱我还是有的,而且爹爹和您都平日都没少补贴我。”
“什么?你爹爹就背着我补贴你银钱了?”贾敏很会抓重点,黛玉支支吾吾、左顾右盼的。
“回头我再说他。”贾敏轻哼一声,又问黛玉,“选的什么首饰?”
黛玉一一说了,又说起了章凝的婚事。
贾敏叹口气:“我和她娘也选了几家,可是不是这里有毛病就是那里不妥当。”
“还有你。”贾敏话题一转落到了黛玉身上,黛玉有些诧异,佯装不懂,“我怎么了?”
这时,丫头来通报,说是林丛默过来了,说是想借几本书。黛玉便过去了,这些日子林丛默在书院苦读,瞧着整个人清瘦了不少。
黛玉关切问道:“怎么瘦了那么多,是不是书院里伙食不好?”
林丛默笑道:“大概是我废寝忘食了。”说笑一句后,才和黛玉解释,“书院里人才济济,我觉得自己差得远,每日都将心神用在读书上,自然清瘦了一些。”
“我回头让人送些补品,趁着在家休息的时候,好好补补身子。”
林丛默谢过她的好意,黛玉一边给林丛默找书一边问:“书院里先生同窗可还好?我听说有的书院风气不好,同窗之间相互勾心斗角。”
林丛默摇头笑道:“书院里的人大都是一心向学的,至于那些心思叵测的,我从来不理。”
“还真有这样的人?”黛玉反问,“若是有人欺负你,一定要前来报信,别一个人吃了暗亏。”
林丛默心中偷笑,又好奇问一句:“听说小姑姑外祖家有了喜事?”
黛玉脸上不见喜意,“不过是表姐被册封为妃子,允许省亲,说起来是皇恩浩荡。”
黛玉如今已跟着贾敏管家,自然知道建一座大观园要耗费多少钱财,贾家已经走下坡路,上辈子能建成是挪用了林家的财产。而这辈子,贾家得知消息后次日,就请贾敏过府,商量建园子的事,贾敏一口咬定林家没现钱,不肯做冤大头。但这些日子,贾府没少打发人过来,非要逼贾敏出钱。
林丛默是读书人,自然不喜靠裙带关系的外戚之流,见黛玉意兴阑珊不愿再提贾府的事,便转了话题问黛玉:“你觉得小白如何?”
黛玉疑惑问:“跟在白大夫身边的小白吗?是个热心肠的,而且我听白大夫说在医术上很有潜力,之前给阿璟看病的宋太医,就想招揽他入太医院。”
林丛默解释着:“我娘亲和我都觉得小白人不错,想将婷姐儿许配给他。”
怎么一个两个都要说亲,黛玉心中嘀咕一句。
“小白无父无母,跟着白大夫,白大夫虽然曾是御医,但现在已经从太医院出来了,日后,小白可能只是个大夫而已。而你若是高中,身份上便有些不配了。”黛玉分析着。
“难道我们家就是什么高门显贵不成?”林丛默笑着说道,“三年后我中了进士,婷姐儿能嫁的要么是和我一样出身寒门的学子。”林丛默看得很清楚。
“但婷姐儿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益处,所以多半会被拒。要么是高门里的庶子或者幼子,但是婷姐儿会因家资薄嫁妆少受欺负。”与其一味攀高门,倒不如找个知根知底的。
“若是你日后官运亨通,会不会觉得婷姐儿嫁得委屈了?”黛玉还是问出了这很现实的话。
林丛默摇了摇头说道:“我和叔祖父不同,你们家是簪缨世族,而我是寒门学子。”所以他的仕途注定不会那么顺畅,除非依附高门,只是他不愿意,他不愿意自己和婷姐儿的婚事成为交换的对象。
黛玉便回他:“既然你想明白,我去和娘亲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