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贾母说起林丛默的时候,贾敏有些生硬直接拒绝,“我虽然是他的长辈,但他亲娘还在的呢,他的亲事自然是由他亲娘做主。”贾敏没想到,贾母想把迎春许配给林丛默。
贾母也是知道贾敏的脾气,说道:“我知道他亲娘在,但是你若是说了,他们敢不听,你也心疼心疼你亲侄女吧。”
“我如何不心疼迎春了?”贾敏心窝难受,“母亲,您看中了默哥儿,只是迎春上有父母,按着大哥的性子,能瞧上默哥儿才怪,到时候又要怨我了。,而且这辈分也不对。”
“我只不过一句话没说对,你竟然那么大火气。”贾母先让步。贾母也知道这亲事不妥当,只是她也并非见识短浅的人,瞧得出林丛默有朝一日定会出人头地,所以便起了联姻的心思,不过也如贾敏所说,即便是辈分对了,贾赦也不会同意的。
贾母就将这事丢开了,又问起了黛玉,“玉儿怎么没过来?”贾敏解释说黛玉在家里处理家务。
贾母有些心疼:“她才多大,你就使唤她了。”
“我当年和她一般年纪的人就开始学这些了,说起了,迎春和探春也该跟着学习料理家事了。”贾敏提了一句,“总不能等到了出门子的时候再学,到时候外头人不得笑话娘娘的妹妹连处理家事都不会。”
贾母原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听了贾敏的话,觉得有道理,“就让她们给凤丫头打下手。”
贾敏微微颔首。
贾敏这才提起园子的事,“娘娘上头还有淑妃、贵妃、皇后,若是修建得太过于精美,怕是惹来嫉恨。”
“我何尝不担心,可又怕太减薄了,丢了娘娘的脸面。”贾母对着贾敏推心置腹。
“娘娘的体面全赖陛下一人。”贾敏轻声说道,一句话惊醒了贾母。
贾敏便不再多劝,吃过了午饭才回去了。
她到家里的时候,董大娘正和黛玉说话。
“我认识这张姑娘的爹爹,她爹爹是长安县的大财主,之前都带着她去扬州买各色布料运回陕西那边卖。她家里原本将她许配给长安守备家的哥儿,只是长安县令的小舅子看中了,非要娶她。守备家听到流言,不肯退亲事,两家正僵持着呢,张家姑娘偷偷来京城里,被我撞见了。”
黛玉感慨一句:“这张姑娘倒是胆大的,不知道她孤身一人怎么来京城的。”
董大娘有些为难说道:“她家里也有镖局,跟着镖局里的人来的。因为这事,长安县令外家不占理,只是这事还牵扯到姑娘外祖家。”
“有什么纠葛吗?”
“李家求到了贾家二奶奶那里,让二奶奶给知府写信,给张家还有守备家施压。”董大娘也是有门路的,探听到李家通过馒头庵的尼姑求到王熙凤那里,她前脚得知消息,后脚就来黛玉这里了。
“我去求娘亲。”黛玉当机立断。
听了来龙去脉,贾敏忍不住摔了杯子,立马让人把贾琏还有王熙凤喊过来。
王熙凤正不高兴呢,因为贾敏一句话,贾母就让迎春和探春参与家事中,分她的权,听到贾敏的传信,她心里更加不高兴。
只是贾琏此前得了贾敏的指点,和外祖家重新来往了,所以也不顾王熙凤不愿,一点也不耽搁来到了林府。
贾敏自然是训斥了贾琏和王熙凤,直接问他们:“你们是觉得宫里娘娘太自在了吗,把把柄给其他妃子手里送?”
贾琏和王熙凤忙跪下,口称不敢。
“勾结外官、干扰诉讼、持强凌弱,你们还说不敢?”贾敏讥笑几声,她本来想再说几句,但是看着贾琏有些茫然的样子,而王熙凤一脸愤然,什么兴致都没有了,让王熙凤不要再插手,便让他们夫妻俩离开了。
等人走了之后,贾敏还是忍不住和黛玉抱怨:“宁可做个能听人言的笨人,也不可做一个自作聪明的聪明人。”黛玉知道贾敏说的是王熙凤,王熙凤是很精明,可是连自己依仗都没看清楚。
次日,董大娘又前来替张金哥致谢,“她说她不想回去了,想跟着我做生意,我前来向姑娘讨个主意。”
“我把作坊交给你,你定就是了。”黛玉很信任董大娘。
董大娘笑道:“我自然是乐意的,那姑娘这几日在我那里,聪明能干,大胆泼辣,只是我怕给姑娘惹来麻烦。”
“无妨。”黛玉淡淡说道,只是黛玉没想到在这件事上她跌了个跟头。
因为半个月后,守备家的公子上京了,状告林家诱拐他的未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