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碌应了一声,便去内院见黛玉。
黛玉是在东次间见焦碌的,东次间窗下设有大炕,上面摆了一张黑漆嵌螺钿方桌,桌上堆着不少书册,还摆着笔墨砚台等。
焦碌瞧着玉笔搁上的毛带着墨,知道黛玉正忙着,便直截了当问了。
黛玉让焦碌在下手椅子上坐了,自己合上一本书册,才淡淡说道:“是些捕风捉影太子与我的话。”
焦碌倒吸一口气,“她怎么会?怎么敢?”
“若不是有人故意散播,她不会说这些话的。你们查一查京城吧。”黛玉说道。
“淑人怎么不早把事情说清楚呢。”焦碌说道,“这样也好早做安排。”
“不过是谣言而已,我没把它放在心上,做这些不过是给那些人看的而已。”黛玉轻笑一下解释一句,“而且你家殿下不还是住到了姜府吗?”
黛玉的话让焦碌忍不住替司徒渊辩白一句:“我家殿下一向信守承诺。”他当初既然对黛玉放手,自然不会纠缠她,如今住姜府,也是司徒渊有别的打算
黛玉摇了摇头:“焦内侍又想歪了,我是说你家殿下也不在意这些谣言,他住进姜府就是最好的驳斥,我就更不必理会那些谣言。”
望着焦碌离开的背影,黛玉长舒一口气,总算是能让司徒渊离开姜府了。司徒渊一开始住在姜府是向众人表达他的态度,如今目的已达到,到了该离开的时候。
司徒渊听到焦碌的转述,先是哑然失笑,和焦碌说道:“这是赶咱们走呢。”凡事都有度,他若是继续在姜府住下去,保不齐赵彬有别的心思,若他出了事,姜家也跟着完蛋。
他猜测不是无的放矢,这不,已经开始安插探子了。就在焦碌回来之前,暗卫来禀,姜府一个采买的下人不对劲,已经把人拿下了。
因为司徒渊在姜府住着,姜家每日采买的人都是固定的,如今忽然少了一个人,自然是瞒不过黛玉的。
黛玉和姜璟说道:“那个采买的人是姜家家生子,我不太熟,只能阿璟你来查一查,把和他有关系的人交到太子那边,让太子安心。”
司徒渊没有任何表示,但不代表他们装聋作哑。姜家家生子出了问题,司徒渊也定为乐意握住姜家一个小小把柄。
“你是不是知道……”姜璟原本想问这么一句话,可却咽下去了。黛玉知道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姜家给他们安排了不少下人,这些人好用忠心,但忠心的是姜家。黛玉身为是新妇不能拒绝用这些人,可也不会放过减少掣肘的机会。
姜家家生子出问题,黛玉就可以写信给姜家,正大光明遣送姜家下人回去。
姜璟心里的话,黛玉如何会猜不到,她早已打听到那个人贪财的毛病,很容易被收买,是故意为之。
黛玉扭脸看向镜子,西洋镜把她的面容照影得清清楚楚,可却有些陌生,她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也成了算计人的人了。
黛玉下意识捂住自己的双颊,想确认一下镜子里的人是不是自己。
“挺好的,姜家那些人省得再对我们指手画脚了。”姜璟轻笑一下,在黛玉身侧坐下,挡住了她注视镜子的视线,又伸手握住了黛玉的手,“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告状,他们给的人不靠谱了。”
黛玉心中松弛下来,她还是有点担忧的,担心姜璟觉得她变样了。
黛玉回握住姜璟的手,“等年后吧,好用的就留下,不好用的就回去。”除了姜家家生子,还有一些姜家族人,黛玉不能让这些不稳定因素影响到姜璟。
第125章道歉
还没到小年,司徒渊就从姜府搬出去了,住到了官驿。姜府里三层外三层的侍卫也都消失了,姜府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黛玉也开始忙碌过年的事情,这是她和姜璟成亲开府后的第一次过年,各项事宜都不容有疏。好在她身边的丫头都是能干的,又有金嬷嬷这个老人看着,诸事都有条不紊。
只是才过小年,杜氏就给黛玉下了帖子,说是给黛玉送年礼。这个时候都是家家户户最忙的时候,杜氏还要亲自过来一趟。黛玉一笑,知道杜氏有旁的事,便欣然同意。
杜氏到的时候,黛玉穿了件桃红色的褙子在二门迎接她,这样浓艳的颜色穿在黛玉身上丝毫不觉得俗气,反而给她添了几分艳丽明媚。
黛玉没把杜氏当外人,笑着和杜氏说:“多谢杜姐姐惦记着我。可巧我家里暖房种了一些金桔,杜姐姐瞧中了哪棵就带走那棵。”
杜氏有些惊讶黛玉来宣府才多长时间,就在家里弄了一个暖房。“那我就不客气了。”杜氏笑着说道。
黛玉笑着挽着杜氏的手,“杜姐姐随我去看看吧。”说着便挽着杜氏的胳膊往暖房而去。
暖房在姜府东北角,暖房里花木葳蕤,除了黛玉说得金桔,还有腊梅花、水仙花等,杜氏还瞧见了山茶花、兰花、芍药、月季、菊花等。
杜氏看出来黛玉是花了大手笔的,心中感慨姜府有钱,面上和黛玉寒暄几句,挑了两盆金桔。
黛玉笑着说道:“等腊梅开了,我再送杜姐姐几盆。”
杜氏说道:“回回都不空着手,我都不好意思过来了。”
黛玉说道:“又不是精贵的东西,这花能被懂它的人欣赏才是它的幸事,若是无人赏识,默默无闻一生就太过寂寞了。”
杜氏不曾想到黛玉心思会如此细腻敏感,她原本以为黛玉是精明干练、果敢冷硬的那类女子。
杜氏想起赵夫人所托,心里多了几分底气,和黛玉说道:“我虽然和妹妹你相识时间不长,但却十分投契。妹妹玲珑心肠,想必也猜出来我今日不单单是来送节礼的。”
黛玉身边的人都很有眼色,在进入暖房的时候,除了黛玉身边的大丫头,旁边的人都远远候着。故此,杜氏也就不再顾忌什么一口气和黛玉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