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公子,您是初次来码头的吧。可要小人给您指路?”
说是指路,其实做推荐和避坑指南。
筠哥儿手里的折扇随意收拢,在手指间灵活转圈,像是在思考,其实已经略过了一番码头的情形,“这儿的新鲜玩意儿有店铺里的多吗?”
那人听筠哥儿回了他的话,一张脸笑得更真了几分,就像是对待爹妈一样亲切,“小人刘二,公子您这可是问对人了。”
“这外面海商的铺子新鲜玩意儿是有,但真正好的东西都不会拿出来卖,卖的都是外面平常的海贸物品,论新鲜程度,还是得在这码头淘!”
“不过这和挑古董也类似,要么纯粹挑合眼的,要么嘛,这物品是否真的值钱,就得看运气和眼力见了。”
“公子若是图个新鲜,可去陈大那边的摊子看看。”
筠哥儿满眼兴致盎然,“那就去吧!”
又回头,“小小,快跟上啊。”
凌小小回神,上前两步跟上,“哦哦。”小心翼翼避开地上的水渍,这码头看起来,真的不干净,还隐隐有股腥味。
筠哥儿揉了揉鼻子,有些心虚,他也没想到环境这么不好,这还是官方的码头呢,他们收了那么多贿赂,竟然一点也不用一点在码头建设上,这设施看起来也太陈旧了。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刘二口中的陈大只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同刘二的市侩和逢人就笑不同,陈大只是安静地坐在摊位后面,整一个“不高兴”。
见到刘二叔带着两个小孩儿来,眉头不可避免皱了皱,嘴唇动了下却没说出什么。
刘二早就习惯了他这样,笑着跟筠哥儿道,“公子,您别看他臭着个脸,他这儿的货都是好货,您看这书,这纸质多好!”
摊位不大,一眼就能扫过,“这书怎么都放在背篼里没摆出来?”
筠哥儿一边翻开书一边好奇地问,凌小小也凑过脑袋来看,这书是海外那些番邦国家的语言,他们根本看不懂。
刘二视线往下瞟了瞟,却在他开口前,那陈大开口,“都是些外邦文字,没多少人看得懂,便是看得懂,也没几个感兴趣外邦的书籍。”
中原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从来都是外邦的求着学中原文化,求着读中原典籍,外邦的书籍,除了官府会适当收一点外,并无多少销路。
“小公子是初次来码头吧,这儿不适合小公子,小公子还是去外面的海商铺子吧,那儿的新鲜玩意儿多。”
刘二看着陈大马着个脸把人往外推,一脸带不动的无奈,“你这是……我怎么说你才好!”
陈大垂头,“二叔,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没必要糊弄小孩儿。”
刘二忍着教训陈大的冲动,转头对筠哥儿歉意笑道,“公子别听他浑说,这些书他自己都在看的,不然也不会保存得这么好。”
“就算书您不感兴趣,那您再看看这个小马?”
刘二把一个透明的玻璃小马递给筠哥儿,“您瞧,全透明的嘞!”
凌小小接过这个小马,“这是玻璃的,不过好小哦,还有裂痕,这是残次品?去年爹爹给我的生辰礼中就有个玻璃炕屏,比这个精细多了。”
可正因为是残次品,又小,买得起玻璃的不会看得上,看得上的又不一定买得起,或者说,同等价格,为何不买琉璃?琉璃还便宜一点呢。
也就造成了,他这里的这些东西很难卖出去。
筠哥儿却蹲下身,仔细看起了这个小地摊,这上面的几乎都是有点残次或者痕迹的西洋物件,便是书本,也有翻阅过得痕迹,当然,上面的内容被保存得很好。
“这玻璃小马和这些书怎么卖?”
筠哥儿认真询问,不像是消遣人的样子。
陈大不可置信的看着筠哥儿,“您要买?”
这两个的小孩儿的贵气,不像是能被这些吸引的样子啊?
凌小小有些疑惑地看着手里的小马,不过也没表示有意见,反正也用不了多少钱。
筠哥儿肯定点头,“包起来吧,我都买了。”
又随口问道,“我倒是很少在外面看到这些番邦书籍,这倒不像是新的?”
陈大呼吸有些重,竟然卖出去了,能赔一大笔钱了!
陈大脸虽然看着黑,却很认真回答,“这些都是祖上留下来的,但是您可以放心,都保存得很好,字迹也都能看清的,不信您可以查验的。”
却原来,陈大祖上就是做海贸生意的,只是自从海禁后,他们家没有门路,便没落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没落了,但家里把造船的手艺,还有外邦语言文字的知识都给传了下来。
到了如今,陈家虽然已经比不上从前,却也能在内海捕鱼混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