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镖局与他们运送的货物给朝廷交税,但只交给郡,不交给县。
这也是有利于朝廷的,因为交给县的,很多就不知何处去了。更多的是江湖人与县令,甚至与当地护官符的私下里交易。
白马镖局在朝廷需要的时候,会配合朝廷剿匪、护卫、抗灾等。特殊时期,不收取任何费用。
这个皇帝无所谓,但主要表明了白马镖局的一种态度。如今江湖世家与门派虽然也有在当地遭逢大难时,出手帮忙的,但囤积居奇、倒卖朝廷物资,甚至劫掠赈灾银粮的,也大有人在,甚至,这些人还美其名曰“你送到当地也送不到百姓手里,不如我们代劳”。
想到此处,皇帝觉得肝又疼了。这些以武犯禁的,他所知,三品以上清正廉洁的好官都被他们杀了十几位了。夭族之乱时,朝陇西四郡送救灾物资的官员,就死了三人。后来凌侯去剿灭夭族,还顺带押送了赈灾粮。
所以当时四郡是小灾,但国库亏空却巨大,后来甚至连调拨军饷都有些问题了(敖昱和望南关守将贩私盐)。夭族建立白马国,确实阴差阳错,帮助了朝廷颇多。
至于奏折中所说的,朝廷要做的,就是不动。
看起来简单,但不动可并非看客,朝廷要压制朝中的反对者。
“大祭司……”皇帝叹气,“朕明白说吧。有些事,朕明面上能压住,但江湖上的事情,江湖人解决。尤其……”皇帝举起手,比了个二。
苹果醋【好兆头啊,胜利剪刀手,哈哈哈哈!】
敖昱【……】
“所以,臣的意思才是先开互市。且最初的镖局,也只开在陇西四郡。”
皇帝强压下抽搐的嘴角,陇西四郡,已几乎是白马教的地盘了。短短数年,堪比佛道两家占据的两郡。
原本这四郡是有名的穷地方,朝廷每年收税的时候,几乎都不指望他们的,能不伸手要钱就是好事。可最近两年这四郡都照常缴税了,明明一定程度的水旱灾害还是不停的,但当地百姓开始种瓜、种树,兴修水利,建各类作坊,最近又开始种豆,颇有兴旺之相。
原本派往四郡的官员,是宁可辞官都不想去。现在却反了过来,有数位官员宁愿辞官也不想调离甚至升迁。有人辞官后,转头就成了白马教的当地司教。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之前生气,因为他们这行为,怎么看都像是以教之名,行乱国之事。
可大祭司这能控制蝗虫的能力,实在是难解。
“以互市之利,引人争?”惹不起,真的惹不起。人家还是魔教,皇帝不答应,对方也不会老老实实滚蛋。所以,顺着吧,“互市之利,如此之大吗?”
“陛下,在互市选址之地,有铜矿。”
说到铜矿时,皇帝瞬间站了起来——晋缺铜,非常缺。
按道理说一贯钱(千文)算一两银,但如今市面上八百钱都不一定能换一两银。
历朝历代都在制铜钱,除此之外铜到现在都是制作工具、器皿、家具,以及武器的重要材料,又因为冶炼技术,以及经济地位的原因,晋的铜钱在大量外流。周边附属国基本上是在拿晋钱当自家的钱用,且晋国国内还有各种作坊熔炼晋钱制作器具,因为铜贵,器具的钱比铜钱的实际价值高昂很多。
目前中原地区的铜矿几乎都已挖尽,依旧还在挖掘的不是铜矿材质不佳,就是挖掘难度极高。朝廷是制钱的,却又是在亏钱的。有铜矿在,别说佛道两家,他都想冲过去。
敖昱待他冷静下来,又道:“这两处矿,都极易开采,且矿石品质极佳。其中一处铜矿附近,还有一处不小的煤矿。”
那可是关外,晋国的盐酒矿山专卖,白马国可不是,他们能够在关外肆意挖掘矿产。这处煤矿就越发重要了,可在关外将矿石熔炼成铜铁锭,甚至熔炼成铜钱和元宝,这就能直接运进关内,无需担心任何问题了。
这代表着,谁掌握了煤矿,谁就掐住了其他几家的脖颈子。尤其若是敖昱借着地利稍微挑拨,不乱起来不可能,但若说哪家能放手?不可能,如此巨利,放手就是让自己任人鱼肉。
“这三处矿藏,为何没有写在奏折上?”
“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更能惹人上心。他们若偷偷派人,臣才好光明正大杀人。”
“若他们没派人,而是正经和你……好了,朕知道了。”
江湖人,即便佛道两家,他们可能和白马国走官方的渠道,正儿八经地购买土地吗?做梦呢。
倒是有可能他们通过江湖的手段有了麻烦后,意图推动朝廷的势力打击白马国,从而帮助他们自己讨回权力,所以夭族这才要到中原来,和他达成协议。
同理,当白马镖局铺开,将会发生类似的问题,只是届时影响到的,是当地的势力。
“朕只能保三到五年,朝廷不动。”这都是朝多了说,非是皇帝掌控不住,而是他……其实不想白马势力在中原崛起,这样一个奏折中所写的镖局联盟若真建起来了,毫无疑问飞絮楼是被压着打,武林盟更是要被打得不分东西南北了。
他要借助他们削弱佛道两家,不是要驱狼引虎。
“谢陛下。”敖昱和乐希站起来,对皇帝规矩行礼。
皇帝摆了摆手。
“陛下,可能赐下两个蒲团?”敖昱临走时求赏——马车太颠了,弄两个厚实点的蒲团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