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考试的总分是300分,按照往年的情况看来,至少要考到290分才有可能获得个人金奖,银奖的分数线则在275分左右。
赵老师对俞妙则的期望是保银冲金,而对饶梦君的期望则是保铜冲银。
这毕竟是全国最厉害的那群孩子的争锋,而总决赛最不缺的就是牛娃。
在本市能获得一等奖不算什么,能进入代表队也不算什么,放到总决赛的大舞台可能也就是不过尔尔的水平。
城阳不是竞赛强市,近十年来也就只出过一个付秋然。所以佳绩课堂的老师们也不敢对她们要求太高,只要能拿奖就好了。
两个小姑娘暂时还没有太大压力,只是为能去荣城而雀跃。
在课堂上做了一张卷子,赵老师再给她们评讲错题。
俞妙则写完详答题,就觉得手腕和手指都疼,然后在听赵老师评讲时便只用耳朵听。
对于她偶尔吊儿郎当的态度,赵老师也很系统同样无奈。
不过她
的这张卷子只有一两处不详尽的失分点,这也让赵老师稍微有些宽慰。
赵老师便主要是给饶梦君讲解错题,然后再让俞妙则做一张只有选择填空题的真题卷。
俞妙则就很不端正地趴坐在桌前,一只手撑着脸颊歪着脑袋,另一只手以很缓慢的速度在草稿纸上写着简单的步骤,再将答案填在试卷上。
赵老师偶尔看两眼俞妙则的情况。
有时候就连纸笔摩擦的轻微响声都听不见了,对于简单的题目,俞妙则就直接省略打草稿,闭着眼睛在脑海里运算完便填上答案。
这是连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敷衍一下都不愿意了。
做完卷子后,俞妙则便换了一只手来托腮,眼睛在卷子上扫来扫去,很粗糙地检查着每道题的答案。
等到赵老师给饶梦君讲完错题的知识点,再回来看俞妙则的情况。
俞妙则就将试卷给赵老师评分。
饶梦君也凑过来看赵老师批改答案。
红笔在卷子上龙飞凤舞般划出一个又一个红勾,特别鲜艳醒目。
俞妙则二次修改的答案都只有两处,其他题目的答案在她心中都是准确的。
最后获得满分也是在意料之中。
赵老师的面色才稍微和缓,只是叮嘱她,最好还是要好好打草稿做题目。
选择填空题的分数也很值钱,万一速算错了就失分了;再加上详答题跳步骤是大忌,所以做题的时候还是要保持良好的习惯。
俞妙则揉着手腕,点着头答应着。
至于会不会照做就全看她的心情了。
快到下课时间,赵老师便让饶梦君将刚才俞妙则做完的那张卷子带回家当作课后作业,然后再给两人又布置同样的其他作业。
等到下课后,俞妙则又恢复龙马精神。
“妙妙,你说我要是去荣城比赛,然后什么奖都没有拿到,就两手空空地回来,那不是很丢人。”看见俞妙则今天做题就像喝水一样简单,饶梦君自动认为大部分参加菁英杯总决赛的学生都是这个水平。
她虽然进入代表队,却并不是满分水平,她在菁英杯复赛只考到147分。
两分的差距,却也是很难跨过来的沟壑。
俞妙则的能力水平是高于150分,但饶梦君的能力水平却真的只有147分。
这是奥数班的老师都心照不宣的事实。
在高手如云的赛场时,只要不是陪跑的后30%,饶梦君就觉得谢天谢地了。
有时候她真的很羡慕俞妙则,小小的脑瓜子怎么可以像计算器一样厉害,她一定是数学大师创造出来的新人类吧!
听见饶梦君有些沮丧的话,俞妙则就安慰她说,能到荣城去参加比赛就已经很厉害了,全市都还有几十万学生想去也去不了的呢;然后说她相信饶梦君肯定可以的。
“那可就承你吉言了。”饶梦君看见俞妙则像小大人一样说话,便捂嘴轻笑起来。
两个小姑娘牵着手到楼下,爬上各自家长的车才挥手再见。
回到家,阿婆已经将昨晚打包回来的糕点微波加热,俞妙则放下书本就跑到厨房,拿起一个香煎菠汁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