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明简单几句,勉强算是暂时把家人给稳住了。不过廖永明心里也清楚,他已经签了拆迁协议这事儿,也不可能瞒的了太久。所以他才更要急着找铺子,他必须得在家人知道之前,争取看好铺子并买下来。如此一来,他也就不用担心家人会再劝说他找份正式工,或者跟其他商户一样,让他直接躺着这一万块钱,在家种地养老就好。上辈子,廖永明已经种地种的够够的了,这辈子他不想再种地,他也想活出个人样来!翌日一早,廖永明虽同样是和张建军一起出村,但刚到镇上两人就直接分道扬镳。“建军,你最近先看着铺子,我打算去周围看看。你应该也看出来了,这拆迁肯定是势在必行的,所以我打算先找好出路,等到时候签完协议真赶咱走的时候,咱好立刻就能继续做咱的生意。还有,如果拆迁这事儿有其他的变动你也别担心,我现在跟负责这事儿的林兴海同志挺熟,真有啥事儿他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的。”之前几次与林兴海沟通,廖永明虽没有特意避着张建军。但建军本来就不是一个,啥事儿都恨不得掺和一脚的性格。而且为了店铺的卫生,张建军也一直只在铺子门口的一个固定角落卖鸡,所以他至今也不知道廖永明已经签了协议也实属正常。“老三,你放心去忙你的,铺子有我看着,绝不会有任何问题。”这次,廖永明直接去了隔壁镇的解放路。他来来回回走了不知道多少趟,几乎是把解放路有哪些情况,哪里有开铺子是卖啥的,客流量如何,老板人如何,以及周围的基础设施等情况都给摸熟了。至少对于解放路这条街,廖永明还真是越看越满意。在这开个卖吃食的铺子,不敢说能暴富,但一定能比当个正式工在工厂里上班要强的多。也正因如此,解放路此时的空铺子可不多。对比位置、客流量、安全程度以及周围铺子的竞争力……廖永明可算是将上辈子在手机上看到的知识,都给绞尽脑汁的想了一遍,这才终于选定了一个位置。这个铺子其实现在也是个卖吃食的,但他在门口挂了个板子,上面写了招租两个字,廖永明这才将其也考虑在内。之所以会倾向于这个铺子,主要是因为其开在一个把角处,拐过弯去就会有很多民宅,自然不会缺乏客流量。而且铺子斜对面就是公安局,安全方面就更不用担心了。再者,这个铺子周围基本上也都是卖吃食的,卫生问题也很令廖永明满意。关键是那些铺子卖的吃食,与廖永明想卖的完全不冲突,这样连竞争都谈不上,商户间也更能和谐相处。而这个铺子之所以卖着吃食还要招租,廖永明估计主要就是因为吃食相同,都是卖馒头、包子,竞争太激烈,所以不好赚钱。就是不知道,这个铺子是只招租,还是也能卖。廖永明正好逛饿了,就干脆到这家铺子里买了两个包子,然后跟店主搭个上了。得知店主就是房主,廖永明聊了没多久,干脆直接问这铺子能不能卖。毕竟他现在有钱的很,还真不会再像刚重生回来那会儿一样,哪怕是块八毛的都必须跟人砍价。“怎么?你有兴趣买这铺子?”房主眼珠一转,就要大谈特谈这家铺子的各种优点,恨不得直接卖个高价,好把未来几年工作的钱给赚出来。“停停停,别说那些有的没的,更别给我绕弯子,铺子好不好我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你就直接开个价,我听听在不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内。”房主怎肯直接报价,眼见又要开始吹铺子,廖永明干脆利落的转身就要走。转身就走这一招,好像无论何时都特管用。房主直接奔了几步,把廖永明给拦下。看廖永明这意思,房主估计自己也不能胡乱开价了。可他还是想能多赚点就多赚点,所以试探的说出价格,“那个,我这个铺子吧……诶诶诶,别走别走,1700你看行不?”我去!一个比建设路大不了一半的铺子,竟然开价1700,这房主也真是敢要。廖永明的心理价位是1300左右。因为建设路的铺子是900买的,而这个铺子能比那个差不多大一半。九百的一半就是四百五,四百五加九百就是一千三百五,所以报价一千三应该差不多。“1700太高,1300吧。”“1300?同志你开什么玩笑!你知道现如今铺子都在涨价吗?你没看隔壁镇建设路那边在闹拆迁么,说是只要能同意拆迁,最少就能给房价的两倍赔偿。你想想,你要是1700买了,赶上拆迁那就是直接变成3400啊!建设路离咱解放路也算不上太远。谁知道哪天咱这也能拆迁了,你这不是分分钟就能赚一倍吗?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就1700,咱今儿个就能去过户,同志你看怎么样?”不怎么样!廖永明没想到,他愣是在这个年代,也能碰到画饼高手。既然房主觉得这铺子很快就能拆迁,房价很快就能翻一倍,那房主还卖什么卖,直接坐等拆迁不就完了么!房主见怎么都忽悠不了廖永明,最后干脆出了个他心中的底价,“1500块,绝不能再低了。”房主当初是全家凑了1100块钱买的铺子,由于找不到工作,就想学人家卖吃食赚钱。结果,他明明见别人挺赚钱的,可他每个月能不赔点就不错了。现在家里人天天催他还钱,他都快愁死了。房主还真盼着自己的店也能被拆迁,他还特意去街道问过了,可惜街道啥也不知道,房主只能放弃被拆迁这种奢望。所以今天他难得碰见一个,主动过来询问要买铺子的,他怎么能够把人放走。既然1700人家完全无法接受,他最低也只能卖1500试试。如果能卖1500,至少他还能赚400,刨去买锅碗瓢盆等成本,至少还能落下三百块钱。这样一算,也勉强算是能抵别人在厂里一年工资了。那他折腾这一年多,也能算得上没白折腾。房主怀着忐忑的心看向廖永明,生怕廖永明依旧觉得价格高。可他是真的不能再降了,1500真的已经完全是他的底线了。可让店主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回廖永明很痛快,直接一口同意了。这反而又让房主怀疑,1500这价他是不是又开低了?:()只想好好开个店,干嘛追着我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