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谢斯南天赋在前,双方一对比,更是惨烈。
旁人可不管那些,多的是人本就看这些高高在上的“贵人”不顺眼,只是不敢挑头,就等第一个人开口。热闹嘛,当然是事越大越好,说秦国太子是废物的人又不是他们,说的人还这么多,他们也就听了个八卦、当笑话说了几句而已,秦国总不能把人全抓起来。
就算是要报复,也是报复谢斯南,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各种传言沸沸扬扬。
秦国彻底坐不住了。
第一强国哪是好脾气的?一纸宣战书当即就送到了晋国。
很快,秦、晋两国开战。
打了不到三年,晋国宣告战败。
秦国要求晋国割让十座城池,并把谢斯南送到秦国做质子。
谢斯南这才知道自己闯大祸。
消息传来后,晋国先皇后整日以泪洗面,她总共就三个孩子,谢斯南是最小的那个,一向是她的心头肉,其他两个孩子都丢给了丈夫教养,唯有这个最小的,是她亲手带大,看着他从牙牙学语到婴儿长成翩翩少年。
无论如何,她都舍不下这个心尖。
晋国先皇焦头烂额,还要面对妻子的哀求,本想训斥谢斯南,但看着妻子的泪眼,还是软了心肠。
他把自己另外两个儿子叫到身边,问他们:“你们是哥哥,理应照顾弟弟,现在弟弟有难,你们愿不愿意代替你们的弟弟去秦国?”
谁都知道谢斯南得罪惨了秦国,这时候代替他,就是把自己推入火坑。
一阵死寂过后,晋国二皇子沉默不语,终究还是大皇子不忍从小照顾到大的弟弟就这样被送去秦国,上前一步,低声说:“我去。”
“好,”晋国先皇龙颜大悦,“这才是朕的好儿子,放心,父皇一定会尽全力救你回来,等到那时,你是我晋国下一任皇帝。”
晋国先皇如是说,为了安大儿子的心,当天就下了旨,立大皇子为储君。
大皇子素有贤名,本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虽然时机不当,别人也没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次月,双方交涉完成,晋国大皇子伪装成谢斯南的模样,前往了秦国。
就这样几十年过去,晋国大皇子一直以谢斯南的身份在秦国为质。
可他万万没想到,他等了几十年,没等到晋国来人救他,而是等到了晋国易储。
因为秦国发现了他的身份。
而晋国不能有一个当质子的太子。
谢斯南拿回了自己的身份,那位暴露身份的质子很快死在了秦国皇宫。
后来晋国二皇子顺利登基,谢斯南成了荣亲王,这件事彻底过去。
别人再谈起,大多是称赞大皇子仁义,又感叹,经过这么一件事,谢斯南也算是吃到了教训,哥哥的死让他成长,总算沉稳了不少。
再是几十年过去,别人渐渐忘记了有过这么一位大皇子。
翎卿和长孙仪那时都还没出生,隔着几十年,也不怎么了解这些皇室之间的恩恩怨怨。
还有一些隐秘的秘辛,除非有针对性地挖地三尺,不然很难查出来。
今天听了谢斯南的话,才知道,这里面恐怕还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谢斯南说有人骗了他。出使秦国、当了几十年质子的是大皇子,登基的是二皇子,可他叫晋国皇帝为……质子皇帝?还说……
——“要不是他骗了我,他就该死在秦国死在当年,根本不会回来,我的皇兄也不会死!”
皇兄……明明有两个哥哥,但是在谢斯南心里,恐怕只把二皇子当兄长。
也是,情深哪抵岁月长,再多的愧疚和感激,也比不过朝夕相伴的人亲近。
晋国这三兄弟的人生,都精彩得很啊。
“之前查晋国,听说这两兄弟自小感情很好,跟寻常人家的兄弟差不多,谢斯南性格桀骜,却对兄长的话言听计从……我还以为是晋国皇帝有什么隐疾,马上要病死了,不然谢斯南怎么越过他成为晋国的新主宰。”翎卿感叹。
按系统那个剧本,谢斯南最终要拿到人间帝王这种称号,至少有两步、两个障碍是要除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