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失踪了这么久,父兄他们定然急坏了。还有未婚夫陆云铮,他性格最刚正火爆,说不定已经去官府报官了。
肩头忽沉,赵姑姑为她披上长袍,“春寒料峭,这露台风高,娘娘注意保暖。”
林静照叹息:“姑姑,你让我吹吹风吧。”
她能活动的范围不过方圆之间,整日浑浑噩噩,孤独一人,无限期地被关在深宫中,实在憋闷。
这露台数丈之高,登高望远,能眺见外面,她常常呆在这上面消磨时光。
赵姑姑劝慰道:“娘娘别难过,您刚入宫,处于各方的口诛笔伐下,陛下才暂时不让您归宁的。”
“待局势稳定些,回家探望亲人只是陛下一句话的事。陛下给了您多少尊荣,怎会独独缺少这个。江大人也会因此得光,受封国丈的。”
林静照微微苦笑了下。
远处,昭华宫外,陈嫔主仆俩渐渐走远了。
赵姑姑亦瞧见了,道:“陛下待您真好,面面俱到,派锦衣卫守着娘娘,省得那些嫔妃聒噪烦扰您。”
林静照目光渺远,“是啊,他为我责罚了整个后宫,他待我真好。”
他不单是她丈夫,更是君王、主子、审判者,能掌握她生死的人。
甚至林静照这个名字也是他恩赏的。
她原名本不叫林静照,入宫第一日被赐了新的名字,连姓氏改得干干净净。
人在养宠物时会给起名字,她像他笼子里的一只猫儿,连名带姓是全新的,抹除了以往生活过的痕迹。
当时她被赐名时,没表现出不满,相反一个头磕在地上,自此便叫林静照了。
爹爹知道了,得骂她欺师灭祖吧。
赵姑姑道:“娘娘肩头还有伤呢,太热闹了对您养病可不利。”
说着搀扶手臂泛寒的她回去。
至卧房,赵姑姑贴心为她褪下衣衫,换下肩头的药,“伤好得差不多了。”
林静照阖着眼疲惫地躺在靠背上,用玉石滚轮慢慢滚脸。
周遭的金玉瓷器,个个是国品,价值连城,件件皆稀世珍宝,手中这枚小小的滚轮是和田玉的。
可她清楚,稀世珍宝并没什么用,到了宫外吃不起一碗面。
在典当行没人敢收稀世珍宝,真正让人能吃得起饭的,几块铜板罢了。
赵姑姑跪在榻边,压低嗓音:“娘娘如今当了贵妃,以后还可能是皇贵妃,不少人想走您的门路。有官员,有皇商,大户人家的公子娶亲也想要您的亲笔赐婚。”
林静照睁开眼,“有这事?”
外面都骂她妖妃。
赵姑姑解释道:“世人有善就有恶,有黑就有白,有多少人对娘娘口诛笔伐,就有多少人对娘娘趋之若鹜。陛下炙手可热的恩宠摆在那儿,谁见了心底不眼红三分。”
林静照漫长地嗯着。
赵姑姑见她感兴趣,继续道:“那些人送钱孝敬娘娘,奴婢知娘娘身份不便,就替娘娘将您的一些废弃的墨宝、画作赏他们了,他们欢喜的不得了,愈加踊跃送钱。”
怕她怪罪,补充:“这不是什么犯王法的事,把娘娘丢掉的垃圾拿出去赏人而已。当年魏晋时候名士一张墨宝能卖得洛阳纸贵,娘娘也算追随古人遗风。”
林静照责怪地瞥了眼赵姑姑,赵姑姑为人尚可,却有贪财的老毛病。在龙虎山当女冠时,就曾私底下贪过不少香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