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第一保禄法门——稳当。
他宦海沉浮多年,已被规训得怯懦,不如女婿陆云铮那般初生牛犊不怕虎。
当初小漩涡已变成了大风浪,暴风雨吞噬一切。
……
那日陆云铮觐见了陛下后,如沐春风,臣心大振,深感内阁老臣狂悖,竟逼得君王如此。
他惋惜贵妃沦为政斗的工具被无辜针对,决心襄助陛下扭转乾坤,做出一番功业来。
回到家后,陆云铮熬了三个大夜写出一道长疏《贵妃议疏》,允忠允诚,引经据典,击中要害,逻辑清晰严丝合缝地论述了古礼的细节,公然支持贵妃上尊号,入皇家玉牒,为“皇贵妃”。
奏章一出,如巨石坠水引起千层浪。
陛下得此疏,未作批示,下发给内阁群臣阅读。
群臣面面相觑,立皇贵妃的舆论本来一边倒,不知从哪忽然冒出个观政进士,区区五品便敢支持妖妃,与群臣为敌。
首辅周有谦严厉指责陆云铮邀誉卖直,借机掠取功名,其心歹毒,欲将江山社稷踢入火坑。
周有谦作为文官集团的楷模,他的态度代表了政局走向,一时间弹劾陆云铮的奏章如雪片般纷纷涌来。
陆云铮竟以支持妖妃邀名,媚君取宠,狎视公卿。群臣强烈要求制裁陆云铮,大有声气汇通之势,连番给陛下施压。
然而陛下的答案令人失望了,非但没有制裁陆云铮,反而大大升迁了他。
陆云铮凭一纸《贵妃议疏》扬名政坛,飞速擢升,一夜走完了旁人三十年的路。
群臣声嘶力竭的辩争,仿佛一场笑话。
内阁担忧,小小的一个陆云铮不算什么,关键是陆云铮背后还有陛下。
陆云铮上了这么一篇强词夺理的奏疏,恰逢时机,他们那位机深的陛下焉能不借此大作文章?
以往廷臣是一块铁板,同心齐力,陛下不能怎么样。现在陆云铮一个小小的蚂蚁,把这块铁板咬裂了一条缝。
皇帝与内阁恰如天平的两端,此刻势均力敌,谁也不比谁强,稍稍一点轻微的风便决定了最后的胜负。
处境最艰难的还属江浔。
陆云铮是江浔的女婿,前者倒戈,江浔首当其冲。
内阁早对江浔的怯懦不满,如今更多了一层仇视,怀疑江浔的居心,是江浔指使了陆云铮行此悖逆之事。
否则陆云铮一介幼子焉敢?
江浔一万个冤枉。
可恰如破镜粘回去也有裂纹一样,江浔的忠诚裂开了缝,内阁上下无人在相信他,对他嗤之以鼻,包括首辅周有谦。
江浔辛苦经营多年的官场名声,一夜之间跌落谷底,带着浓浓的幻灭感。
政治是巨大的连坐,一人叛变,满门皆输。这一刻,江浔无比后悔选了陆云铮做女婿。
也知,这是他必然面对的结局。
……
陆云铮对朝局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虽大多数臣子仍保留着忠诚心念,少量蝇营狗苟的小人见陆云铮擢升之速,眼红羡慕,也跟着支持起贵妃来。
本来清一色的舆论,分裂成了两派。
诚如所料,那位聪明的陛下没有放过这次机会,得陆云铮上疏后立即做出回响,下御札一道,从陆云铮之议,让林氏以皇贵妃之尊主持桑蚕礼。
桑蚕礼代表国家农业,是堪比祭天的重大仪式,素来是由皇后主持的。
陛下的心思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