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很振奋,他本来就想卖掉松子当路费,现在跟妈妈一起卖松子啦。
“妈妈,松子会有人买吗?”小满问。
舒苑并不确定,但她鼓励小满:“当然能卖得出去。”
五点钟,等职工们陆续出厂,门口越发热闹起来,小满不认生,开始奶声奶气地吆喝:“野生松子,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呦。”
爱八卦的大妈婶子们当然不会错过母子俩,本来就想打探消息,这不就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吗,很快,摊位,确切地说母子俩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呦,这小孩真俊啊,真是从垃圾点捡的?”
“你从东北带回来的小孩?之前小孩是谁养着?”
“孩子爸妈是谁啊。小孩这么俊,爸妈一定不丑吧。”
聒噪声不绝于耳,她们是给舒苑留面子,才强忍着没问出这孩子是不是舒苑生的。
舒苑一点都不觉得难为情,不动声色地把蛇皮袋口掩上,有人在试吃,她可不想让她们一遍嗑松子一边串她闲话。
“大妈,你都尝了一小把了,不买一斤吗?”
“婶子,你看你儿媳妇怀孕了,还这么爱吃松子,给她买点吧。”
只有她们买松子,舒苑才肯告诉她们小满是从哪个垃圾点捡的。
舒苑用不好杆秤,笨手笨脚称着,还是小满接了过去,他负责称,舒苑管包装,忙得不亦乐乎。
对这种明显的瞎话,顾客们听得津津有味。
听说舒苑在摆地摊,李红霞赶来叫舒苑回家时,母子俩战况颇丰,已经卖掉七斤松子。
舒苑亲身体验到注意力经济的威力,在八零年代,人气也能够转化为收益。
李红霞虽然黑着脸,但却帮舒苑拿着杆秤跟蛇皮袋,舒苑拍着口袋里的散钞跟小满说:“松子很好卖啊,挣了七块钱呢,明天就能全部卖掉。”
小满嘴角弧度向上:“大姨真棒。”
舒苑夸奖小满:“是小满棒,松子都是小满捡的。”
小满依偎在舒苑怀里,骄傲地挺起小胸脯。
李红霞很诧异,以前舒苑在家待业等着电器厂招工,另外跟作家走得近,想要嫁给那个离婚的作家给他儿子当后妈,谁知道现在带回个小孩,还积极摆地摊去了呢。
回到家后,李红霞就忙着做饭,舒荷放学回来还给小满带了根麦芽糖,不过语气很傲娇:“本来是给自己买的,忘了家里还有个小崽,算了,给你吃吧。”
“谢谢小姨。”小满接过麦芽糖,脆生生地说。
看着乖巧懂礼貌的小孩,舒荷的心脏软了一瞬,她想也许不该将对孩子爸的恨归到小满身上。
晚饭是玉米粥,炒土豆丝,有小满在,还很奢侈地炒了盘黄灿灿的鸡蛋。
四口人依旧很安静地吃饭,不过这都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等吃完饭准备收拾碗筷时,李红霞突然开口:“舒苑,小满是你的孩子。”
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