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闹到最后,县尊、府尊都得亲自出面,来扑灭这场舆论之火。
否则,便要担上一个‘教化失责’的罪名。
#著写《虹猫》《咏鹅》的八岁神童一夜之间沦为庸才,竟号召无数稚童,去自家田地揠苗助长,帮助庄稼早日成熟,痴心妄想提高粮食产量
这个话题,够不够劲爆荒谬?
族学里。
裴坚深吸一口气,大声道:“同窗们!且听我说,岘弟遇到了麻烦,有一事,需要咱们帮忙!你们可愿意?”
什么?
崔岘遇见了麻烦?
一帮学子们闻言,纷纷围过来关切询问。
如今,崔岘在族学里,那可是‘粉丝无数’的。
便听裴坚道:“岘弟读圣贤书悟道,得知拔秧苗,可以让庄稼早日成熟!今日,我们一起前往河西村帮忙!”
“不仅是咱们裴氏族学。你们现在,去各个族学调人,凡是能喊来的朋友,全都喊来!”
“我们从族学出,一路沿街喊口号,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是去干什么的!”
啊?
听到这话,学子们神情一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位学子迟疑道:“这不是……揠苗助长吗?夫子说过,这是错误的。”
裴坚闻言大怒:“岘弟都说了,此法有用,难道你比岘弟还天才?忘记上次《咏新竹》怎么赢得?小心吴夫子回来,狠狠痛批你只会读死书。”
“这一次,岘弟仍旧是跟别人比试学问的!你们难道忍心看他输?”
那学子脖子一缩,不敢吭声了。
他怎敢跟崔岘比学问?
既然不对仗的《咏鹅》都能成经典,或许……揠苗助长真能管用呢?
而且,不能再让崔岘莫名其妙继续输了!
否则吴夫子又要骂人。
庄瑾、李鹤聿、高奇三人纷纷响应。
学子当中,还有一部分裴坚特地安排的‘托儿’来附和。
但凡换一群成年人,这场子都搭不起来。
可他们是年幼的孩子,总能做出乎大人预料、且匪夷所思的事情。
于是,一帮半大小子们轻易被带偏,出现了有趣的‘皇帝的新衣’现象。
没人敢再质疑此事的荒谬。
大量裴氏族学的学子出去‘呼朋唤友’,一群十岁左右的半大小子们汇聚起来,准备去‘干一番大事儿’。
不出意外。
这一天,整个南阳县城都被惊动了。
一只无形的手,挑起星星之火,自年幼的学子群体当中迸,准备燎原。
q4。。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