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惠嫔一下子得了照拂新人的差事,这自然是好差,果然帝王看重!
其他妃嫔见了,心中自然诸般想法,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也有人感慨连连,惠嫔往日爱写酸诗,让皇帝觉得她有学问,这会儿可真是出风头了!
唯独康妃,却是有些不甘,不过当着这么多人面,她到底不敢说什么。
她进宫时才只是一个九品选侍,之后凭着生了德宁公主,一步步地升上来,才勉强到了康妃的位置,也只是一个康妃。
景熙帝一共就太子和德宁公主两个血脉,生了太子的贤妃早就没了,所以后宫女子为景熙帝生于子女的唯独她了。
康妃觉得,后宫中除了皇后,自己应该是独一份。
可如今突然来了这么一个小贵人,年纪这么小,来了就直接是贵人,倒是惹得大家全都另眼相待。
关键……她还叫什么宁贵人,宁,这不是冲撞了德宁的那个「宁」字吗?
是以康妃怎么都觉得别扭,可她不敢在皇太后和景熙帝面前造次,只能勉强忍着。
阿妩自然不知道自己又得罪了一位康妃,她在行礼过后,便小心翼翼地站在了惠嫔旁。
惠嫔着一身水红缠枝牡丹纹补子圆领袍,领口缀了白色护领,下面则是四合如意云纹马面裙,修长高挑。
她正想着不知道这位惠嫔性情,惠嫔却侧首,略冲她一笑。
她生得柔雅温和,一笑间,端庄亲切。
阿妩心里一动,倒是想起往日许多温暖的往事来,她连忙冲惠嫔笑了下。
景熙帝此时也恰好抬眼看过来,看她绽唇,对惠嫔一笑,倒是笑得格外甜美。
比对他笑时更甜。
他没什么表情地盯着看了好几眼,才勉强收回视线。
阿妩此时正惶惶如鸟,很敏感地察觉到景熙帝的视线,感觉到他似乎有淡淡的不悦,不免茫然,怎么了,她哪儿做错了?干嘛这么看她?
结果接下来景熙帝再也没看她一眼。
这时候,已到了用膳时候。
却见先有内侍先取来黄绫张开,围在一旁,黄绫上遍绣草木花束,乍看之下犹如身在其中,甚至空气中隐隐有清冽芳香,不免让人食欲大开。
这让阿妩想起当时景熙帝被她误以为楼阁的帐幔,想来是一个道理?
这时又有内侍铺展开御用梨花木桌,都是一整套的,每位贵人面前都有,之后开始铺陈餐具,那些餐具全都装在木质匣盒中。
待安置好餐具后,阿妩以为总该上膳了,却并不是,便见有宫娥捧了紫金盆来,分别盥手,漱口,之后宫娥又取来了粉色绛纱袋,那绛纱袋在两侧有软绳,可以拴在耳朵上。
阿妩哪里见过这个,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一旁惠嫔以很小的声音,笑着道:「这是防止口鼻息污了膳食。」
阿妩恍然。
此时女官请示,皇太后略抬手,女官匆忙给外面手势,于是阿妩先听到金铃之声,便有两排宫娥鱼贯而来,都是用雪白宣纸做护领,依然口戴绛纱袋,看着一个个洁白整齐讲究。
这些宫娥捧来的盘面都是用金丝笼罩着,同时又有内监从旁,举了小曲柄黄伞,罩在那膳食上。
阿妩这次不用问便懂,只怕是唯恐行走途中有什么鸟雀污了这膳食,所以又是打伞又是罩金丝笼。
最后终于膳食陆续上来了,各色的酒饭茶汤果饵一应俱全,不过这些是分两种的,一种是每位贵人前的,一种是中间大梨木案桌上的,会有两个同样带了宣纸护领和绛纱袋的,负责用玉碟取菜,吃什么就取什么。
那大案桌上,一眼看去琳琅满目都是各样吃食,只米食便有蒸香稻丶燕糯丶燕稷菜丶稽粥和西梁米粥,花样百出的面食有玫瑰丶木榨丶果馅丶油精以及青菜蒸点等,至于肉食,牛羊驴豚鹿雉兔及水族海鲜山蔬,样样齐全。
不过阿妩身为一小贵人,自然不好随意取用,她面前摆着的是菜肴六盘,汤三盏,还有果子三盘,所以阿妩这顿饭眼巴巴看着许多好东西,却吃不上。
这时候她回想起当初在南琼子,她可以和皇帝一起用膳,那时候的皇帝也没那么多讲究,现在进宫,她才突然认清皇帝当时说的「家大业大规矩大」是什么意思。
果然他家规矩大!好大!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景熙帝道:「母后,今日只是寻常家宴,膳食过于丰盛了,给诸位娘子各自赏赐一些吧。」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看过去。
皇太后也意外了下,她看了眼景熙帝。
景熙帝迎上皇太后的视线,笑吟吟的。
皇太后道:「今日皇帝有心了,皇帝为一国之君,也为一家之主,对后宫诸位娘子多体贴一些,哀家甚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