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好问道:「赏银呢?」
女官:「每个月都会有女官为后宫妃嫔并诸位宫娥教习,若是娘娘读书好,能通文理,便可晋升,晋升了,每个月饷银自然多了,按照惯例,皇后娘娘和陛下也有格外赏赐。」
读书?通文理?
阿妩越发惊讶,她看着女官,小心翼翼地道:「可是,妾身是侍奉陛下的,并不是要进学的吧?」
那女官轻轻一笑,恭敬地道:「娘娘有所不知,后宫之中素来是这规矩。」
阿妩困惑地看着女官。
女官笑了笑:「贵人听下官仔细讲来,便应明白了。」
于是那女官便详细讲起来,阿妩这才知道,大晖素来重子嗣,也重子嗣母系的选拔,但又不喜外戚,是以后宫女子多为民间良家女,这些女子经过一道道甄选后进入后宫,或者走女官之路,或者作为后宫备选。
走女官之路自然要会读书,通文理,先当女秀才,之后递迁为女史,再升宫官,最后到六局掌印。
至于后宫,要选那些品行端庄通晓文理的,还要看帝王的心思了,根据帝王喜好有个最初的份位,之后要学习四书五经,学习丧葬之礼,学习迎送宾客,还要学习琴棋书画。
总之,要学。
学好了,每年都有考核,对,是考核!
考核得好,便有机会擢升。
阿妩听得两腿无力,她确实也是识字的,还曾读过一些书,但……好不容易进了宫,却要她考女秀才?
她几乎站都站不稳了,颤巍巍地扶着屏风,问女官:「除了读书,可有其它晋升之法?或者——」
她一腔热血已经烟消云散,没出息地道:「只勉强每个月得这五十几两红花钱度日,可以吗?」
女官看着阿妩那没志气的样子,想了想,点头,不过还是提醒道:「只是那样的话,贵人在皇后娘娘跟前自然没脸,陛下也会不喜,往日陛下最喜文采出众者,比如惠嫔娘娘,她读书好,陛下曾几次夸她。」
阿妩听着,突然记起景熙帝把她交托给惠嫔,要惠嫔「好生照拂」。
敢情这照拂,是给她找了一位同门师姐,要她跟着人家好好读书学习吗?
她颤巍巍的,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还有别的吗?」
女官想了想,又道:「按照大晖后宫祖制,天子每个月行幸后宫,若是得临幸,便可有额外赏银,除此之外,若是能为皇家开枝散叶,绵延皇柞,那就不只是赏银,还会有额外晋升。」
阿妩:「哦,所以康妃娘娘,便是凭着这个了?」
女官却不好妄议那位康妃娘娘,只是道:「宫中一切都是按规矩来的。」
阿妩在心里快速地估量着,景熙帝子嗣单薄,目前为止只有两位后宫女子得此殊荣,其中一位还早就病死了。
她觉得自己估计没那种好运气为景熙帝孕育子嗣了,估计只能靠着多侍寝才能被提拔。
这个应该好办吧,她多撩拨撩拨,让景熙帝多睡她几次可以吧!
不过在这么搓搓手打算勤恳陪睡以获得擢升的时候,她又觉得这事哪里不对。
这后宫的女人,到底是他的妻妾还是下属,他当他开学堂练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