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反应是,“我们道德上会产生问题?”
“理论上没有,但不能排除我对你情感上的厌恶,并将其转化成对你道德上的吹毛求疵。”
事前告知义务已尽。
在九点,我准时进入工作状态。
研究课题不出意料是命途和星神,包括且不限于智识,这算是我擅长的区域,可以更好的审视原始博士的能力。
已陨的。
失踪的。
存在的。
这是星神。
无关星神状态,一直存在的,是命途。
原始博士在这个过程中扩大了返祖实验的应用,在某一个被命途洗礼过的材料上,使其退回未被洗礼时的状态,记录下命途对它的改变。
不限于生命。
我对人的情绪切过片,放在那里,原始博士的退化光线照了一下,时间回退到它尚且是沙砾的时刻。
我隔着手套捏起一粒,“你这个应用范围确实够广,连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都行。”
“进化退化都是对时间的一种应用。这些,连副产物都称不上。”
“可以精准到年月日?”
“目前是阶段。石英载玻片退回沙砾阶段,情绪回到激素分泌的阶段。”
他研究模因也是因为这可以做一个很纯粹的载体,传播方式隐蔽,扩散快速,可以快速感染样本,性质又稳定,难以清除。
“我的课题目前是命途和星神,依照目前进度,一个星期后就能跳过理论阶段制造相关应用,进入子项专研。你的课题,别告诉我只准备了一个人类繁衍相关。这只会浪费我们这次合作。”
“当然不是,那只是一个子项。退化实验进行得差强人意,眼下我需要一些基因赋予实验。”
所谓的基因赋予,是在#81阮·梅的生命科学研究技术上,利用两位天才的基因编辑出一些个体,看那些智力上的完人能否补全他的理念。
前置条件是时间加速器和生命编辑技术,以及命途力量。
知识的教育环境,和需要构筑的生态循环系统,这点不需要特意提及。
我说:“那不如撇去它们的生命特性,制造一个最初的博识尊,让这最初的博识尊完成这个基因补全实验。”
“可以,这个造物若是成功,我的返祖实验也能更进一步。”他说,“我还没有将仿·博识尊纳入样本过。”
将两位天才放在一起,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双方都有想法,还会妥协,点子王和实干家结合,偶尔还乐子人附体,鬼知道会出现什么理论和产物。
第57章实验
我跟原始博士合作展开研究的消息,理论上,是不会在寰宇中流传的。
这是智识的一场实践,屈指可数的两个脑袋抛弃了一切不合,投入了仿·博识尊的制造中。
中途免不了被假面愚者突然夺舍,做出来一些令两个人看着就沉默的副产物,也免不了走着走着就跑到了无关的领域,顺手就将该领域的科研空白填补了一下。
只是抵达终点之间的曲折。
就是这曲折有些太多了。
在第二十三次偏离实验阶段性目标,转入原始博士所研究的返祖领域,并取得返祖实验阶段性成果后,他停止了实验,走到我跟前,看我记录下的实验数据:“星体计算机完成后,这是第二十三次偏离。这不正常。”
他简明扼要的下了论断,略去了一大堆推理。
“人为限制罢了,时间充足,多拐几个弯也没事。”
仿·博识尊最基础的是制造出来一个拥有进化模块的星体计算机,后续的信息填充以及训练亦称不上什么难度。
难度在于要让该星体计算机分析智识命途,在一个范围里达成全知,又一步步使它的全知范围外扩。
至于什么时候它能够称作仿·博识尊,那要看博识尊何时会投来目光。
因为有博识尊这个现实的模版,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碰到的最大困难原本只会是外扩全知圈时,受限于星体计算机的材质、结构和我们二人的知识范围,无法达成理想结果,需要更换材质、结构和补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
真正的实验过程却是,这二者尚未碰见,我们已然拐了二十三次弯,开拓了各自擅长的领域(主要是原始博士)、各自浅尝辄止的领域(这次是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