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世民观此人眼中颇有正气,行为举止也不像是底层匪徒。果然,这人双手抱拳行了一礼说道:
“在下张小敬,并非隶属不良人,之前在禁军当中担任属官。”
这时程千里一拍脑袋,随后恍然大悟:
“张小敬!我记得你!
之前传来消息,你是在马嵬坡率先杀掉了杨国忠父子的人?怎么之后不在禁军又折返长安了?”
张小敬对程千里后面的问题却沉默了。
当时在马嵬坡,他凭着一腔愤怒与孤勇,带头围堵并手刃了逆贼杨国忠。可然后呢?
他不过是个无名小卒,既非世家又非权贵后裔,还是手刃杨国忠的领头人,更是为人所忌惮。
试问天底下,哪个皇帝敢用他这样叛逆造反的“刺头”?
玄宗匆匆西行进入蜀地,明显是将国事与百姓都抛诸于脑后,只顾着逃命了。
然而新登基的圣人也不敢折返长安守卫国都,让他发觉这人并不是一位有胆识的君主。
眼见之处皆是战火,他却茫然不知所往。
而就在这时,他听到了长安建宁郡王传来大捷,于是他便立刻辞去了禁军的官职,回了长安。
于他而言,杀了杨国忠,在官途上便是难解的死局,他便想着加入不良人。
“只是如今,不良帅怕叛军混入其中,我还正在考校期,未曾入职。”
【哦没明白了,原来这是在城管实习期呢!】
【张小敬?好像在哪部电视剧里见过?
还别说,他这个大头,和剧里长得还挺像。】
【你是说原型人物像演员是吧?倒反天罡了也是哈哈哈。】
【是个勇士啊。只可惜这年头底层人基本没有出头的可能。】
不只是天幕这样分析,张小敬也一直都是这样以为的。直到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地笑着对他说:
“有本事、有热血之人,只做不良人实在是屈才了,不如到我帐下为前锋,杀敌立功做大将军如何?”
听闻此言,张小敬猛的抬头,心头的热血仿佛在一瞬间沸腾起来:
“愿为郡王、为大唐誓死效力!”
此时张小敬的心境,恐怕唯有杜甫才能知晓。
杜甫得知时已经是清晨,他不禁感慨万分,便给李白写去了一封书信。
也不知道太白兄此刻究竟在干什么呢?
当年他二人尚且年轻,太白兄能写诗也提的动剑,岳山同游一别之后在未曾见过。
太白兄离开长安于道观中清修,听闻安禄山叛贼攻打长安,应当也是坐不住了吧?
如今郡王用人不拘一格,心胸宽广,颇有当年太宗之风。想来太白兄,也终于能一偿心中所愿了。
长安城被围困,杜甫的信件当然不是那么容易送出去的。不过长安城中,李世民再次大胜、斩首敌方大将的消息,在清晨时分已经传遍了全长安。
就连驸马张垍通敌卖国的事情也一并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