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面的唯一一口锅都没有,板车也在独眼寨里头。
还要考虑好拿的问题,再买上一个板车太显眼,干脆买上一个背篓。
卖锅的生意也不好,见他们进门格外热情,“两位是要买锅吗?”
“我们老薛家打造的锅用上几十年都不会坏,你们是想要买个多大的?”
顾妙妙笑道,“我们就要个汤锅,够四五个人煮粥吃的就行。”
掌柜的往里面走两步拿起一个磨得瓦亮的铁锅出来,“这个大小就很适合。”
“那就要这个了。”
“多少钱?”
“三百文。”
顾妙妙咂舌,“这铁锅就要三百文吗?”
掌事的苦笑,“眼下逢灾年,边关又不安宁,朝廷对铁管的很严,小娘子,咱们也挣不了多少银钱,就是挣个辛苦钱。”
朝廷对铁的管控很严,若是没有审批都不能够制造,每家买锅还要登记限制数量。
顾妙妙听着这个总不是好消息,要是这个国家在打仗,那朝廷的人更是顾不上他们这些因为旱灾流离失所的人。
锅是刚需,顾妙妙从袖间拿出吊钱付了三百文。
掌柜的还很热心帮她们开锅,将锅架在火上烧,一小块猪皮放进去吱哇的油声,用猪皮将锅洗过一遍。
再挖来沙子将油擦干净,才递给他们,“这锅用个几十年不成问题,要是用不到,只管回来找我!”
顾妙妙感激道,“谢谢掌柜的,我跟夫君是逃荒路过此地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呢。”
掌柜的叹一口气,“这灾年真是要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命啊!”
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唯一的心愿就是吃饱穿暖,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便好。
“谁说不是呢。”
顾妙妙将铁锅放到背篓里面,掂量一下格外沉。
谢凌将背篓背上,“回去吧。”
“好。”
顾妙妙跟随谢凌回到镇外的草棚。
村子里面的人瞧他们的视线都异常,尤其是落在他们背着的背篓,更是嫉妒。
顾妙妙摸不着头脑,小声问,“嫂嫂,这是出什么事了?”
钱氏一向的好脾气,这时候却气红眼,“妙妙,他们太过分了,竟然污蔑你是找着土匪的仓库,把值钱的都拿走!”
“若不是你牺牲自己,我们这时候都不能够从土匪寨子逃出来!”
顾妙妙这会听明白了,在街上感觉有人看着自己,并不是错觉。
估计是有人瞧到她跟谢凌从典当铺里头出来了。
谢凌握住她的手,“不用管他们。”
他们也不需要跟村子里面的人解释什么,不去找家当这事情,是他们自己决定的。
现在这样不过是抓到由头想要把这事情怪到顾妙妙的头上。
顾大他们也采买回来,他大手将东西往地上一搁,大嗓门说着,“妹妹,我在镇上瞧见你最喜欢吃的云糕,我给你买了一份!”
盯着顾妙妙她家的视线收敛几分,顾大他们有多护着这个妹妹,是远近闻名的。
他憨实的脸上堆着笑,小心翼翼从怀里面拿出包着糕点的油纸,拆开看到是完好,舒一口气,“我还担心压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