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算是工人子弟,先是拍胸脯打下保票,凑吧凑吧一定凑到两百张工业券。
没错,一台缝纫机要两百张工业券!
老友说他那个时候年纪小,不经事,海口都夸下了,回去凑吧凑吧,才凑出来二十多张。
这还是他们是工人家庭,每个月能定额发一点工业券。
没凑到,自觉面上无光,从此再也不敢见那女孩,这婚事也吹了。
每每谈起,老友发出一声长长的感慨:
“我的第一段恋情结束于工业券!”
购买电池自然不用两百多张工业券。
一节一号电池,需要一张工业券,问题是设备上需要一组,陈向前见过那设备上的电池槽,一组需要五节电池连,也就是需要五张工业券。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妇女主任抬了抬头:“能不能让公社那边拨一点?”
陈铭文摇了摇头:“问过了,他们那边也不富裕。”
六大爷:“拿废电池去换……之前不就行吗?”
陈铭文还是摇头:
“没指标了。”
众人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好办法。
李通咳嗽了两声,有些为难的说了一句:
“电池要买。”
“拖拉机的事儿……”
生产队长陈铭文拍了拍脑袋,长长的叹了口气:
“把我忙的这事儿都要忘了。”
生产队有一辆手扶拖拉机,是丰收牌的,功率不大,秋收后就有点小毛病。
这辆拖拉机是由李通一直负责维修保养的。
李通对拖拉机技术了解的并不多,只上过几天夜校,奈何生产队机械方面的人才确实紧缺,只能勉强着用。
陈铭文向公社汇报了好几次,想要找一个专业的机械方面的人才来进行使用,但每一次的回答都是,人才很稀缺,公社那边也没有富余的。
不得已,只能让李通先弄,等下一波培训完的人才。
本身这拖拉机就有一段时间了,扶手和闸线有点毛病,需要更换闸线和扶手。
好在扶手方面公社拨出来了一个旧的零件,装上去还能用,就剩下闸线,向上面公社写了《配件需求表》,公社农机站将这个表转送给县城里的农机公司了,现在得到的回复要拿着农机配件供应证,去县城农机公司,这个倒不需要票证,就是麻烦些。
话题绕来绕去,又绕回到电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