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一辣过后,葛萨只觉这刺激,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快感,他不禁高声说道:「好吃!炙羊肉好吃!饮子也好喝!」
「比之炙羊肉祖宗烤出来的如何?」杜时笙调皮地打趣他。
葛萨又吃了一串,口中塞满羊肉,满不在乎道:「这与我所炙羊肉味道不同,小娘子的炙羊肉辛香爽辣,肉香倒是其次,主要是这辣味勾人得紧,小娘子放了什么酱料,又辣又香?也说来与我听听,我回去之后也按此法做来吃。」
杜时笙笑笑,说道:「不过是山茱萸做的辣油和花椒粉而已,需得些耐心,你若喜欢吃,儿送两罐与你。每次用不了多少,自己做来,反倒麻烦。」
葛萨听了,高兴道:「那我就不说外话了,嘿嘿。这若是能再配上点冰葡萄酒,吃上一夏天,也能吃得!」
果真,人类对于撸串的喜爱不分时间,都是相通的。
杜时笙掩唇笑道:「酒已经给你备上了,先给你饮子,是叫你尝尝味道,葛萨可尝出这饮子有何特别?」
葛萨又喝了一口,细细品味后笑道:「很是爽利消暑!我种了这许多年,从未想到用它做饮子。这饮子叫什么名字?」
「银丹乌梅饮,薄荷草在古籍中也叫银丹草,配到乌梅饮子中,消暑解渴,利咽清目,今日,铺中客人赞不绝口,几乎人人皆点了一杯。」杜时笙抿嘴笑道。
葛萨往周遭一瞧,果真,几乎铺中客人人手一杯银丹乌梅饮子,点头道:「杜娘子倒是巧思,竟能把这薄荷草做成饮子,还这般受欢迎。」
「这还须多谢葛萨,若不是葛萨送儿那许多薄荷,儿这解暑饮子,怕是要搔破头了!你若喜欢喝,儿改日将方子给你送去,你想喝之时,自己制来便是。」杜时笙对葛萨娇俏的一揖。
瞧今日这架势,这一夏便是靠卖饮子,食肆也定是亏不了了。若不是葛萨将薄荷给她,她如何制出今日「爆款」饮子,杜时笙自然投桃报李,一个饮子方子算什么。
葛萨大手一摆道:「不必!这是小娘子食肆的招牌,我怎能要那方子?再说,我葛萨若是想喝,喝什么饮子,自然是喝酒啊!哈哈,快给我上酒来。」
杜时笙旋起两个梨涡,命巧环给葛萨舀了两碗冰镇的桑葚酒。
葛萨喝了几口,点头赞道:「这酒味道不错!虽不如我那葡萄酒醇香,但胜在口感酸甜,平日喝来解渴倒是不错。小娘子卖我几坛如何?」
「这酒并非儿所酿制,而是城外桃林的孔阿翁孔阿婆所赠,儿也觉得味道甚好,已在他二人那又订下了二十坛。若是葛萨喜欢,待酒到了,儿命人给你送上几坛去。」
葛萨也不客气,哈哈一笑,应允道:「那我便谢过小娘子好意了。」
这时,满屋的炙羊肉香气,已经引得其他食客争相加菜,巧环急忙来找杜时笙。
杜时笙正欲扔下葛萨,回厨房准备炙羊肉之时,只见来了一位身着官服的小吏,在门口问道:「请问,杜掌柜在吗?」
官差来店,杜时笙自然要亲自相迎,当她满腹狐疑地,欲邀请小吏进铺子喝饮子,却见那小吏拿出一个红布包裹的木匣双手托住,送给杜时笙。
「这是?」杜时笙俏眼圆睁,有些惊讶。
那小吏对杜时笙道:「杜娘子协助大理寺办案有功,大理寺卿杨公命我给杜娘子送来赏银,杨公知今日杜娘子食肆开张,一并祝娘子懋迁有庆,业绍陶朱。」
声音不大,但却足以让店内食客及周边围观商户听见。
杜时笙一怔,大理寺卿杨公,自己并未曾见过,但此奖赏,必是做凌王庶子案人证的缘由。
杜时笙赶忙谢过那小吏,欲邀他进铺内吃饭,那小吏却恭敬地说衙门仍有公务,便匆忙走了。
此时,魏家的小厮长寿正赶着马车,一路向清欢小馆驶去。他远远地看见大理寺打扮的人离去,心中奇怪,阿郎不是遣了我来给杜娘子送开业贺礼吗?怎的也命大理寺的官差又来?
魏家的贺礼是八扇黄花梨的花鸟围屏,花鸟画临摹的是前朝王昶熙的《雀戏牡丹》和《百蝶图》,甚为贵重。
杜时笙见了,颇为惊讶,不知锺管事为何送这样一份大礼,连忙百般推辞。
长寿颇有些为难,立在那处不知如何是好。
杜时笙知他做不了主,只得暂且先应下,日后再想法子回礼。
这样一来,刚开始开食肆的杜掌柜,不禁心疼起自己买屏风的银子了,若是知道魏府要送,自己还花那许多钱买什么。
「怎的不见锺管事?」杜时笙问长寿。
「锺伯去秦州了。」长寿老老实实答道。
秦州?阿娘与自己出了宫后也去了秦州,杜时笙一时有点恍然。
「杜娘子?怎生这般凑巧,娘子也在此处吃饭?」
一位老者见到杜时笙站在食肆门前与长寿说话,极是高兴地与她打着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