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杜
时笙笑容明艳,似是真诚与自己讨论生意,却又一针见血点破了自己的小九九,张二娘也不好发作,只好说再回去商量商量。
说罢,二人又聊了几句无关痛痒的,张二娘便推说家里有事,急着回去了。
出了孙宅,张二娘回头朝着大门啐了一口:「你个田舍奴,装什么闺秀,稀罕你一个破卷饼摊子,看老娘怎么收拾你!」
说罢,张二娘恨恨走了。
见张二娘方才被自己呛得狼狈,杜时笙只觉胸中一口恶气出了一半,心情极好,复又坐在院内杏花树下构建自己的商业蓝图,忽觉脸上几点冰凉。
下雨了。
杜时笙摊开手掌,只觉点点清润落于掌中,一瓣杏花也随风而来。
杜时笙抬头望望天,杏花微雨,泥香扑鼻。忽的心念微动,清明将至,不如今日伴着这蒙蒙细雨,做点青团尝尝。
想到甜甜的红豆馅儿,枣泥馅儿,杜时笙立时便精神十足,进厨房忙活起来。
家中食材有限,好在杜时笙有一副七窍玲珑心外加一双妙手。
煮汁丶捣碎丶过滤丶澄粉丶醒面丶炒馅儿……缤纷细雨如丝如绢,在窗边形成一道雨帘,帘内杜时笙忙前忙后,双颊被蒸汽热的晕红,更显娇俏可人。
直忙了两个时辰,杜时笙终于做好了四种青团。她拿出孙阿婆最宝贝的几个釉绘瓷盘,将青团至于其上。而后,她又切了几块萝卜,灵巧的用小刀划上几道,便将萝卜雕成了几只憨态可掬的胖兔子,置于盘边。
又过了半个时辰,孙阿婆和小五儿回家,见杜时笙已在院中,一边吃小胡瓜,一边逗小鸡崽。
这几日杜时笙忙着准备朝食摊子的食材,晚饭都是孙阿婆做的,小五儿刚被养娇的味蕾已经开始抗议了,见到杜时笙已将餐桌摆好,上面放了一个大的笼屉罩子,眼睛瞬间一亮。
「姑姑做什么好吃食了?」小五儿也不等杜时笙回答,就掀开了罩子。
只见十只圆圆胖胖的团子,粉碧相间,红翠相对地摆放在盘中。有画了花钿的,有杏花瓣点缀的,也有滚了芝麻的,还有几个三角元宝和树叶包着的各色形状的。
「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颜色,这么多样式的清明团子!」小五儿犹如欣赏工艺品般赞叹道。
「去洗洗你的猫爪儿。」孙阿婆见小五儿手上还有日间的墨迹,便拍了拍他的手。
小五儿一阵风似的跑走去洗手,恨不能马上回到桌旁。
杜时笙拿着一个青团递给孙阿婆,笑道:「干娘,快尝一个,看阿笙做得好不好吃。」
孙阿婆依言拿了一个浅碧色的团子,咬了一口,软糯的团子入口即化,甜蜜沁润的馅料争先流进口里。
孙阿婆满面惊喜,不住点头道:「好甜的枣泥馅儿!这团子真是软糯,入口即化,好似还有点……有点……清香味。」
孙阿婆询问地瞧着杜时笙,不知这是什么味道。
杜时笙笑道:「阿婆吃的这个是小胡瓜味的团子。」
「小胡瓜还能做团子?」小五儿惊讶地问道,「那这个水红的是哪种味道?」
杜时笙见状,一一指着团子介绍道:「油绿的是艾草团子,水红的是杏花的,浅粉的是萝卜团子。团子上画了花的是枣泥馅儿,贴了杏花的是红豆馅儿,滚了芝麻的,小五儿猜猜是什么馅儿?」
小五儿到底小孩心性,已是迫不及待咬上一口,喜得一双俊眼瞪得溜圆:「饴糖馅儿!」
杜时笙拍拍他的小脸,说道:「姑姑特地给你做的。」
小五儿吃的起劲儿,各色团子和馅料都尝了一遍,连晚饭的索饼和粟米粥都一口未动。
孙阿婆年纪大了,吃了两个便不敢再多吃,只拿着萝卜小兔赞不绝口道:「阿笙这双巧手,是你阿娘乞巧节乞了多少次才得来的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