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江南一带的科举考试出现了舞弊,且已经拿到了证据。
江南这地方怎么说呢,它既是朝廷的钱袋子,也是太子的钱袋子,更是其他有可能接触到江南势力的皇子的钱袋子。
如今钱袋子出了事儿,还是最严重的舞弊!
康熙勃然大怒,立刻点了位钦差大臣去江南调查真相,同时下旨,命这位钦差大臣抓了人直接关进扬州的大牢,并让其调兵监守!
一番调查之后,这场科场舞弊案的冒头直指太子。
康熙、康熙他……
他在接到奏折的时候,当着所有人的面儿,颓然地垂下了头。
但可能是失望太多了,康熙甚至都没招来太子问话,而是决定转移所有人的注意力——
诸大臣皆朕擢用之人,受恩五十年矣,其附皇太子者,意将何为也
他重提几个月前的太子会饮案,并将涉案的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步兵统领托合齐等人全抓了起来。
一番暗潮汹涌的交锋后,此案有了结果。
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入狱,托合齐解除步兵统领一职,拘禁宗人府。
隆科多的兄弟庆
复,升任步兵统领。
鉴于历史与小说中捡漏的都是隆科多,张樱有理由相信,太子会饮案中胤禛也插了一脚,并成功将自己的人手安插了进去。
这位叫庆复的佟家人并不如他兄弟隆科多有本事,但相较于隆科多的上蹿下跳,反复无常,庆复有两个最大的优点——
忠心,且有自知之明。
胤禛获得了好处,就必然有人在此案中吃了亏。
太子?
是,也不是。
太子虽然吃了亏,但吃亏的时间其实是在此案爆的时候,这一次重提旧案,太子受到的影响其实不大。
吃亏最大的,其实是……八皇子胤禩。
托合齐明面儿上是太子的人,但其实他与安亲王府有旧,又是十二皇子胤裪的舅舅,真要论起来,说他是八皇子与十二皇子的人都行。
但十二皇子被苏麻喇姑教导长大,注定与大位无缘。
他与五皇子胤祺的做法类似,坚决不参与这场夺嫡之争,即便有抱负也要等到新帝登基之后。
所以……
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同理,背地其实早就投了他人:一个投靠了九皇子胤禟,一个在大皇子出事后被十四皇子胤禵接手。
八皇子胤禩,气得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八皇子入宫请安的时候,精神有些不好,惠妃安抚了几句,良妃却提醒他注意表情。
他本就为这段时间的事情焦头烂额,哪儿听得了这话?
母子二人当即吵了起来。
吵架的时候,难免会说一些言不由衷却伤人的话,比如胤禩就提到了康熙之前说他不配当储君的原因——
生母微贱。
良妃差点儿没当场气晕过去。
但为了儿子不背上气晕生母的恶名,她愣是挺了过来。
可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良妃再也忍不住,一边哭,一边也起了旁的心思——
既然她活着就是儿子的拖累,那还不如……
次日,良妃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