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点不正经,但也算得上是他保命的技巧了。
第64章
没过两日就是孔雀宫举办祈福大会的日子,公仪琢一早就被采薇叫了起来,然后进行冗长又繁琐的焚香沐浴,等一系列主持祈福大会之前的准备活动。
等全部收拾好后,公仪琢都快再次睡着了。
采薇帮他最后整理了一下衣摆,他现在穿着依旧是金翎孔雀袍,不过和中秋夜宴上穿的那一件不是同一件。
这件是冬天穿的,里面夹了棉,穿着暖和。
不过就算是棉衣,公仪琢身形高挑清瘦,穿着依旧不显得臃肿,腰肢被腰带勒的纤细,仙气飘飘。
从头到脚打扮好,公仪琢戴上帷帽在众多神侍的簇拥下离开了寝宫,去往了明王殿。
此时皇室宗亲早就已经到了明王殿,在殿外等着祈福大会开始了。
一般的皇室成员是没有资格进明王殿内祈福的,能进明王殿里面和公仪琢一起祈福的,就只有皇帝,以及皇帝的直系血亲,以及皇后和贵妃这种品级的后妃,其馀人都只能待在殿外。
就算是现在的寒冬腊月,或者夏天七月流火的时候也是如此。
每当这个时候公仪琢都不由得心生感慨,大虞的皇室成员也不好当啊,要当还是得当皇帝。
见到公仪琢过来,众人纷纷行礼,公仪琢微微颔首,走到近前和李靖瑜简单打了个招呼。
此时李应棠就站在李靖瑜的身边,自公仪琢进入明王殿中后就一直看着他。
公仪琢忽略掉他灼热的眼神,假装跟他不熟从一旁走了过去,不过帷帽底下的脸却悄悄红了起来,毕竟他前两天还跟李应棠亲了嘴呢。
他到孔雀金身前摆放的一个莲台上坐了下来,李靖瑜率领着大虞的皇室成员们也纷纷在蒲团上坐了下来。
等众人都坐好后,公仪琢敲了一下面前摆放着的磬,祈福大会就算是正式开始了。
他先是讲了一个《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中的一个劝人向善的小故事,然后就带领着众人念诵起经文来。
公仪琢主持祈福大会已经很熟练了,讲的小故事甚至很引人入胜,其实他一开始主持大会的时候是很紧张的,但是锻炼了这么多来,早就泰然自若了,他觉得这是他演技上的进步。
等带着众人念了一段经文之后,公仪琢就不念了,让这些皇室宗亲自己念,祈福大会要持续一个时辰,一刻不停的念到头的话,他的嗓子就废了。
公仪琢缓缓放空自己,脑子里开始想霸道屠户冷铁匠的后续剧情,现在剧情进展到了铁匠打出来了一把绝世宝剑,引来了江湖上许多人的觊觎之心,一位鼎鼎有名的大侠前来求剑,正好碰到几个臭名昭着强盗想要杀人夺宝。
他这几日因为要提防李应棠时不时的「偷袭」,都不敢把稿子拿出来写,再不写的话交稿的日期就要到了。
等今天的祈福大会结束后,李应棠就会搬离孔雀宫,回到东宫住,到时候他就能大写特写了。
虽然有帽纱挡着,但是李应棠就是能看出来公仪琢在走神。
大虞所有的皇室成员,就连李靖瑜这个做皇帝的都在兢兢业业的念经,公仪琢这个侍奉孔雀大明王的国师却走神了。
他眉梢微挑,总感觉国师对大明王的信仰也没有那么虔诚。
要是公仪琢知道他在想什么的话,肯定会捂住他的脑袋让他不要乱想,他对孔雀大明王的敬爱是放在心里的,才不是在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上。
第65章
祈福大会要持续一个时辰,跟大学生上两节课的时间差不多,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等到后半程的时候,天空中开始下起雪来,而且还越下越大,公仪琢和在明王殿里面的这些人倒还好,但是在外面祈福的那些皇室宗亲就不好了。
等到时间到了的时候,公仪琢立刻就敲了一下磬,宣布祈福大会结束。
听到清越的磬声,祈福的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一个个立刻就从蒲团上爬了起来,暗道还是国师好,这要是大祭司的话,怎么也要拖延一会儿,以示对大明王的虔诚。
平日里倒是还好,但是这大冷天的还下起了雪,实在是受罪。
李靖瑜这个当皇帝的虽然在明王殿内没有淋到雪,但连续祈福了一个时辰也有些受不住,毕竟他现在已经很虚了。
两个宠妃扶着他站了起来,李靖瑜跟公仪琢打了个招呼,就打算离开,临走之前他想到什么,回过头来对李应棠道:「我听胡御医说太子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既然如此就搬回到东宫吧,省得在孔雀宫叨扰国师。」
李应棠本来就打算在今日的祈福大会结束后搬回到东宫中,听到他这么说就淡淡的嗯了一声。
就算他是太子,这样回应皇帝的话也称得上是大不敬,但是不管是李靖瑜还是其他人都没觉得有什么,李靖瑜这个老父亲甚至有些欣慰,这个一向「叛逆」的孩子这次竟然这么「听话」,真是长大了有太子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