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大清人人染上从西方运来的大烟,手里举着银票求着那些西洋人,只为那一口菸瘾,大清的命,就全都被西洋人攥在了手里,若他们的船上带了大炮铁骑,大清还能有多少还手之力?」
张廷玉当即跪下请旨道:「洋人用心险恶,觊觎大清国土,好在皇上明鉴,求皇上下旨,封了海运,将大清所有洋人全都送出大清!」
胤禛摇头道:「封了海运确实可以一劳永逸,可是不行。」
他想起安然所说,闭关锁国乃是大忌,国与国之间必须交流才能更好地发展,大清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大国,西方那边有更大的领土被旁国侵占,若大清闭关锁国,就像是将自己锁在了一个铁笼子里,待那些国家发展到能够侵略大清时,那大清就像是笼里的鸡一般,任人随意宰杀。
瓮中捉鳖不外如是。
胤禛将安然的话带着自己的理解说了,就听那几个大臣中有人嘀咕:「我大清天朝上国。。。」
「再是天朝上国,若是固步自封,那也是作茧自缚。」
胤禛冷言道:「如今西方传教士屡屡来我大清,他们回去之后着书立传,将大清的风土人情描写了个遍,所谓知己知彼,洋人知我大清良多,而我们对西方了解多少?」
众大臣低下头不说话,说实话,他们向来不将那些洋人放在眼里,对他们来说,洋人全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刚懂礼仪廉耻的毛猴子而已。
第464章
政令
雍正四年第一条政令:沿海城市设立海关,严查违禁品,尤以菸草等物禁止流入大清,一经查出,相关涉案人员轻则抄家发配边疆,重则累及九族。
雍正四年第二条政令:从二月初一起,至三月初一,凡是家里有裹足者,需得前往府衙登记,包括妓院等经营类场所,三十岁以下女子必须放足,三十岁以上酌情放足,三月初一以后,若家中再有新裹足者,一经查出,三代不可科举。
雍正四年第三条政令:设全国巡查司,端贝勒弘晳为巡查司司长,严查各地贪污枉法等事件,全国各地设巡查司据点,百姓可匿名举报,若查证核实,官员名下所有财产由当地百姓瓜分。
三条政令随着官方邸报和京城日报以及江南日报发散到全国各地,朝臣原以为新帝登基三年一直没有大动静,是因为新帝是守成之君,却没想到雍正四年刚开年,这一出出大戏便开场了。
其中,旁的倒还没什么,但女子放足,不光是在官员之间掀起轩然大波,便是在民间也是大众哗然。
但很快,他们便不再将注意力放在这件事身上了,因着这三条政令下达第二天,养心殿又有了新的动作:
一,鼓励耕地开荒,凡是无主之地皆可开荒,所开之地归所开之人,且三年免田税。
二,鼓励农业研究,无论使用何种方法,只要在不危害田地的基础之上使得田地增产者,一经核实,授农业司研究员一职,可终身享官员俸禄。
三,鼓励商人开设工厂,招收当地民众,增加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可加入皇家商行,一年一考核,考核前列者,可脱商籍,三年累计考核前列者,入商务司,终身享官员俸禄。
四,鼓励女子立女户,户主无男丁者,和离被休者,皆可拿证明以立女户,女户开荒,经商者,免税三年。
五,设立全国教育司,在各府设立分司,凡读书人,每个月皆可到当地教育司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每月可得一两银,考核优秀者,可得另外奖学金,二两到五两不等。
这一波波冲击,简直如同大海中的巨浪般冲击着百姓们的心脏,叫他们应接不暇,有人对政令不平者,想藉此闹事,但刚有些苗头就被镇压。
其中乱象尤以江南为最,政令到达后三天,街上全都是持刀拿箭的兵卫,只要听到有不满之声,立即拿下,肃杀之气弥漫整个江南。
三天过后,衙门重新贴了告示,有那胆大的上前一瞧,当即「嘶」了一声。
旁边有人催道:「上面说的什么?」
那人指着上面一连串的人名道:「都是前两天的闹事者,凡是名单上的人,有功名的取消功名,没有功名的,此生不允许科举。」
众人闻言,皆倒抽一口凉气,这惩罚,是不是太过了些?
而这时候,京城又传来消息,皇贵妃娘娘怜惜女子养家不易,生育辛苦,联合几位亲王福晋特设生育基金会,凡是家庭困难,家中有有孕女子者,皆可在有孕期间每月领取营养补品,可一直延续到生产过后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