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希很难确定当时的自己有没有相信,因为外婆完全没有内疚。
甚至在她住院的那段时间里,连一通电话都没打过。
但是她清楚地记得爸爸信了,若干年后小姨也信了。
那么多祝希认为爱她的、聪明的人都信了,她只能信了。
或许这就是导致她拥有精神疾病的原因之一,她没有办法彻底地说服自己。
她曾有一段时间长久地站在“信”与“不信”的天平上,思考她在受到了那么多伤害以后,究竟有没有被爱这个问题。
直到心理医生告诉她,你的方向错了。
你要思考的应该是,你需不需要被爱。
这个世界上得不到爱但是却活得好好的人有很多,而得到了爱却过得凄惨的人也有很多。
倘若你觉得爱让你痛苦,便不要拘泥于得失。
外婆的认可也一样。
祝希小时候不止一次幻想自己被她抱在怀里夸奖、捧在手心骄傲,但是这想象却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的愉悦。
她反而觉得如果真的变成了让外婆满意的祝希,她就再也没办法从虹猫蓝兔里面得到快乐了。
因为那意味着她将不再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朋友。
而是一个符合家族标签、大众喜爱的产品。
祝希不愿意被规训。
所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她总是“捅娄子”。其实那些事情放在任何一个青少年身上,都拥有被宽恕和改正的机会。只是因为她的家人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体验过这种“出格”,所以将其视作罪不可赦。
她像一群绵羊里面的山羊,明明拥有着和他们一样柔软的心脏,却因为长着天生的、与绵羊不一样的角,而被驱逐。
绵羊们开始讨论她了。
“这孩子,我都不知道要拿她怎么办才好……”
“你又不是不知道她,从小到大都是这个样子。我以前看妈带我们兄妹几个,你和小雯都特别听话懂事,爸还在的时候听爸的,爸走了以后听妈的,从来没有一点叛逆。我当时就误以为养小孩轻松得很呢,没想到啊,唉……”
“姐你别这么说,谁不是第一次当妈妈?她以后如果有了自己的小孩,或许就会明白了……”
“唉。有的时候我真的会在想,是不是我们没有做父母的天赋……”
手机的视频一直在放,人物们在最有看点的环节制造出了许多笑点,引发一连串带有特效的弹幕,在祝希的眼珠中滚过。
然而她什么都看不进去。
祝希抽了抽鼻子,那股自我厌恶感又从心底升起。
她忍不住埋怨她爸妈说这些招人可怜的话,但是很快又开始唾骂自己。
你真的是贱,这些话让你不好受,你却还支起耳朵去听。
破视频,不看了。
一点用也没有。
她此刻脆弱得不行,急需一点能够分散悲伤的事情发生。
祝希从沙发上坐起来,正要摁灭手机,找一个平静的地方避开大人们的谈话之际,一条微信消息弹了出来。
是贺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