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湾跟着他到了一楼书房。古朴的深棕色木制书架上,种类繁琐的书将里边填得满满当当。对面有一扇半开着的窗户,将前花园的曲觞流水、假山亭台裁剪入框,自成天然景致。
雨窗作画,笔端便染烟云;雪夜哦诗,纸上如洒冰霰。不说别的,这还真有一番诗情画意的调调。
江湾目光在书房四下巡视,最后落在墙面挂着的一幅书法作上。本着对书法作品、书法字体的欣赏与敏感,江湾下意识走过去,想看得更清楚。
书法家向来会拿古今来往的优秀大书法家作品,作为临摹学习的范本,并从中吸收、借鉴,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
外公简年就狂热于素负盛名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江湾小的时候,常常能见外公房间摆着《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等王羲之的字帖。所以外公写出来的行书和草书都极具精髓。
江湾不同,她比较喜欢尝试形形色色的书法字,大到颜真卿、欧阳询,小到敬客、贾郁,隶书大楷小楷她都皆有模仿练习过。
同时,江湾很喜欢观察并学习现代书法家或者其他书法老师的字体。
五年前江湾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她的书法老师请来一名当时国内小有名气的书法大师,给学生们讲解、展示并教习。
期间展示环节,那位大师的ppt上放了他曾经在瑞士参加的书法展里,拍下来的几张他印象深刻的书法作品。
有一个人的作品,江湾记得很清楚。
那个人写的草书,灵动奔放,笔法连绵精湛。每一撇一捺如同笔走龙蛇,都是恰到好处的流畅,自由。
在江湾的眼里,那像极了一副完美无瑕,堪称举世无双的艺术作品。
后来她去网上查询了这位大师的作品。大师以署名代称,“邂逅”二字,不知真人不知真迹。
邂逅大师擅长的字体很丰富,风格多变,时不时带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创新。这也正是江湾在书法上追求的方向。
邂逅大师声望颇高,因此本人的书法作品也价格不菲。在最近的一次拍卖市场上,邂逅大师的一副作品已经炒到了七十万。
江湾曾经无数次对着书法纸,端详网上发布的邂逅大师的字体,思考笔法章法、结构。
她接触过不少原作,也能分辨出是否为赝品。
而当下,她能够一眼识出,面前的这幅书法作是,的的确确,出自邂逅大师的真迹。
谢薄原本看她张望整个书房,不像失望的样子,唇角无声牵了牵,低眸回复消息。
不料江湾直勾勾望着那幅书法卷,良久似喃喃,又咽了口唾沫转头看他:“……谢薄,你也喜欢这位大师的作品啊?”
没想到谢薄会买了她仰慕已久的书法大师的作品。
太有品了。
谢薄视线落在那幅画上,顿了顿,然后垂下桃花眸:“……随便买的。”
“……哦。”江湾想也是,有钱人拿一位大师的画作来点缀家门,显得儒雅品尚,倒也是件寻常不过的事。
不过江湾念头已经搁到了一边。她目不转睛盯着那幅画,竭力抑制住准备上翘的嘴角,生怕喜意泄出。
这么说,她以后不就能免费对着真迹临摹了?
嫁给谢薄后,真是能连吃带拿啊。
—
剩下的几天时间里,江湾都在紧张充实地备战面试。
她最近的手机联系人只有谢薄,以至于接到楚依然电话的时候,还是以为打过来的人是谢薄。所以江湾看都不看就接了:“林姨做好晚饭了,我刚吃完,今晚要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