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启帝冷笑一声,没有说话。
安王笑着问他:“刘大人不是皇兄安排给阁老的人吗?不是皇兄授意让他,或明里或暗里让我们快点反了,快点反了吧!”
“我看皇兄实在着急,只好配合皇兄演一场了!”说完安王不再看他,伸手拿起案几上的茶壶给自己倒茶。
“你早晚都要反的不是吗?不让你现在反,难道等我老了,折腾不动的时候让你反吗?还是把你留给泰儿,让你反了他?这不也是你,你们母子的夙愿吗?”说到最后,文启帝的语气不再那么激烈。
“我从来没想过,那是母后和阁老的愿望。我还记得父皇对我们的教导。是皇兄你忘了,我们才不得不走到今天这个境地。”安王放下茶杯,狠狠地看着他。
“若是朕真忘了,你以为你现在还能坐在这跟我喝茶吗?”文启帝语气也不怎么好,给自己喝了一半的茶续了些新的。
“弟弟,朕小时候是真的很喜欢你这个弟弟。就算母后不喜欢朕又怎么样,朕还是很喜欢你啊!还记得朕带着一起读书,一起打猎,我们和父皇一起射箭,你第一次拉弓也是朕教的,就像父皇当初教朕一样。”
“我也想好好待你,可是母后容不下我,你身边的那些人也容不下我。”说着说着文启帝已经忘记称“朕”了。
“所以你就杀了母后?”安王捏着手里的茶杯,手指接触的地方变了形,泛起青白。
“你不也杀了皇后,和朕的女儿。那是朝安,从小黏着你的朝安啊?你怎么下得去手呢?”
“呵!”安王不再说话,眼泪从眼角滑落。
文启帝离开了,空荡荡的大殿只剩下安王一个人端坐着,一如文启帝离开时候的模样坐了很久。
江殊晔回到江府当晚就开始发起高热,李梦令一直守在一旁,宋勋平跟着狄云收拾宫里的残局,还没有功夫管她。
“太医,怎么还这么热啊!”李梦令摸了摸他的额头,还是烫得吓人,脸上潮红,嘴唇却干巴巴的,没有一点血色。
“殿下,要再等等,总要有个过程,只要挺过这段时间就好了!太傅大人此刻的伤情,不会危及性命。”太医在一旁安慰道。
杨姨娘在一旁看着十分心疼,将李梦令拉到一旁:“孩子,没事儿了啊!你先去休息一会儿,等晔儿醒了我让人叫你。你已经跟着熬了一天一夜了,再不休息,也要跟着累倒了!”
从昨晚上江殊晔拔箭开始,李梦令一直在一旁守着。为了不让江殊晔昏迷过去,李梦令还一直在旁边跟他说话。等今天好一些,江殊晔执意要回江府,连文启帝也劝不住。
“谢圣上恩赐,家里人知道定要担心,宫里发生这么大的事,瞒也瞒不住。祖母年迈,不忍让她过于忧心。”那时候江殊晔除了脸色不太好,人还算清醒。
李梦令知道江殊晔也担心她乱说话。所有受伤的官员、守卫此刻都在宫里救治,宫里人多眼杂,此刻更是乱成一锅粥。
她一直陪在她身边,难免说错话。昨夜李梦令为了给他醒神,说的好几句话都被他眼神制止了。
“我没事的,姨娘,我有点不放心。我昨天晚上看见他胸口的伤的时候,我感觉我心都要疼死了!”李梦令越说声音越小。
“这位姑娘,我看你还是回去吧!未出阁的姑娘,在一个男子房里,的确不合适。”
屋里进来一位老夫人,李梦令没见过,周围的人给她行礼,杨姨娘喊她“母亲”。李梦令知道这应当是江殊晔的祖母。
听到对方的话,李梦令站在那里没有动,被一旁的杨姨娘拉了一下,她才侧身给老夫人让出路来。
“晚辈告退。”李梦令屈膝向她行了一个女子礼,然后转身出去。
过了一会儿杨姨娘也出来了,安慰她:“你先去休息,休息好了再过来,这边一直都有人,放心。”
“姨娘,你好像从来没问过我是谁?”以前住这里她是李梦令,今日太医叫她“朝安公主”,但是杨姨娘都待她如初。
之前没有发觉,刚刚她站在院子里才开始认真想这件事情。她这种反应过于淡定,反而老夫人那种才是正常反应才对。
杨姨娘笑着看她,一如她们初见的时候那样温柔:“我知道你是晔儿喜欢的人就好了!我信任晔儿,所以也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
李梦令撇了撇嘴,刚刚被老夫人讥讽的时候她没有觉得委屈,感觉这会儿倒是矫情起来了!
“谢谢姨娘,那我回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