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澜着重看了书架最底层和顶部。
顶部她看不到,但下面一层看得很清楚。
吴月皎的书有很多都不是新的,毕竟跟她来林家也快二十年了,即便保存得再好,书页也会泛黄发旧。
这就更方便林安澜的计划了。
“大伯母,我以后能来你这里看书吗?我不会弄坏你的书的!”转完一圈,林安澜说道。
“当然可以啊!你以后想来就来,直接进来就行,不用再和我说。”吴月皎很高兴林安澜喜欢读书,爽快答应下来。
之后的每天,林安澜上午跟林智读书,下午便到吴月皎书房里来。
她也确实在看这里的书,有些杂记还是很有意思的。
林家湾事少,大部分时候会碰到吴月皎在书房看书写字,林安澜也不打扰她,找了自己喜欢的书坐在吴月皎专门给她准备的座位上看。
本来只是找个借口,但现在林安澜已经喜欢上了在这里看书。
但原本的计划也要实施。
这天吴月皎有事要忙,便只有林安澜自己在书房。
她先是看了一会儿书,起身背手在书房里走了一圈,找到一个角落,从书斋里拿出准备好的册子塞在几本旧书中间。
之后,林安澜不慌不忙地回到座位上继续若无其事地看书。
天气逐渐转暖,每年春天,林家都会挑一个好天气晒书,到那时,就是大伯母发现这册子的时候了。
林安澜有些心急,在心里默念要淡定,她不能做太多事,一次两次的没什么,多了容易被怀疑。
林安澜深呼吸几下,心慢慢静下来,心神继续投入书中。
气温合适,农人们便开始育种培苗,家家户户忙碌起来。好在通往瓷山的路已经修好,只待春耕后找人手建瓷窑。
柴明等不及,带着媳妇和两个儿子先去了瓷山。
现在天气暖和了,一家人动手搭个茅草屋也能凑合着住。望山已经让人拉了几车砖块过去,剩下的砖窑那里还没烧出来,得等一阵子。
柴明自己动手搭了个小窑,一次只能烧几个的那种,反正也只是试验用的,小窑就足够用了。
到了瓷山,柴明一家人虽然忙碌,生活条件也没有在林家湾好,但却放松自在许多。再让他们闲下去,恐怕饭都吃不下了。
春天一到,林家人的饭桌上终于不再是只有白菜萝卜豆腐了。厨下看村里妇人孩子拎着篮子挖野菜,便也去挖了些回来做。
野菜这东西,对不缺吃穿的富贵人家来说,就图一个新鲜,但对于农家人,这就是一大食物来源。
村人们的田间地头,近些的草坡上已经快被挖没了,厨下最后还是到自家的田地里挖的。
附近村子的人都知道,这些地现在属于从长安回来的林老爷一家,不敢在这里挖,所以田野里长得一片片的,随随便便就能挖上一篓。
林智听说后,便吩咐福顺告诉村民,只要不在田里搞破坏,让他们尽管去挖。
消息传出去,村民自然更加感激林家,有些人将挖到的野菜送一些到林家门口,放下就跑。
其他人见了也有样学样,送来的野菜已经到了吃不了的程度。林智和林易到村里劝了几次都没用,最后只好找两个人守在门外看着,情况才好些。
林安澜则在计划外出一趟,看着出现在餐桌上的野菜蠢蠢欲动。
“娘,我也想去挖野菜!”吃完饭,林安澜拉着周佩宁的袖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