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衣少年随剑亮出身形,正静静的看着自己。
玲儿见燕赛儿横死,心中虽愤怒,却是双股战战,不敢言语。那苍老庄严声音怒道:“王三!莫非你又害疯了么?为何杀我徒孙!”
王三一愣,莫名其妙道:“师父,不是你让我快去么?”
墙壁暗影处闪出一位道人,青衣皂鞋、鹤发童颜、道骨仙风。
也不见他动作,眨眼便已至王三身边,食指猛戳其额道:“还敢埋怨?我是让你快去割了地上人下面那条物事。也好吓吓你师姐,救你师兄性命!谁让你杀我徒孙了?信不信我把你绑了,丢去林家丫头房里!”
王三满面委屈、垂首不言,毕恭毕敬的低着头默默承受道人的食指戳击。
道人戳了十数下,又怒道:“你个目无尊长的东西,为何要长这么硬的额头?”说完,将食指含在嘴中,斜眼瞪着王三,满面不愉。
王三不知如何是好,打躬作揖欲求谅解,却反惹道人更加恼怒,又在他腿上踢了几脚。
玲儿趁道人教训王三,起身披上红纱,来在道人身前,小意行礼道:“玲儿拜见师父!您老人家近来可好?”
道人出口大气将两边胡须吹的翘起,斜睨玲儿道:“好端端的却不穿衣服,天气可是很热么?你这丫头心机太重!怪不得当年撒娇耍赖,非要随我上青城。”顿了顿又道:“如今功力大增,今非昔比,可是因这盗来的青城双修之术么?”
玲儿闻言骇然,扑地跪倒、频频磕头,身上红纱随动作飘飞,屋内异香大起。
王三深吸了几口气,开口问道:“师父,这香气……”话未说完,眼神已然迷乱。
道人立在那处,亦是目光游离。
玲儿抬头,见目的已达,冷笑数声,回安鸿身边取了他的剑,一步步向道人逼来,口中道:“师父收录徒儿入门,玲儿铭感五内。但无论是谁阻孟门大业,我皆必杀之!今日念师父昔日恩德,我便不取你做炉皿,只一剑结果了你。待你死后,我收了师兄和这小师弟王三,自可天下无敌,孟门亦必在我手中实现百年宏愿。师父为我孟门大业而死,也算死得其所。”言罢,提剑直指道人咽喉。
刚要刺下,身后安鸿忽道:“师父,别玩了,师妹是认真的。”
玲儿一惊,回身望去,只见安鸿已整衣盘膝坐在地上,正直视自己,目光炯炯、如有实质,明显精神内力俱已有所恢复。
再回头看道人,正摆出一副羞恼模样,指安鸿骂道:“亏我还传音告知你休得声张,早知你这般无趣,就该顽耍过了再救你!,我怎地收了你这样无聊的徒儿!三个之中,只玲儿不那么毕恭毕敬,煞是有趣。”说到此处深深一叹,又道:“可惜却是个疯的!师父你杀,代师传艺的师兄你也杀。这孟门究竟是个什么物事,使你比这害疯的王三还要疯癫?”说着话拍了拍王三后心,又喂了颗丹药,将他自混沌中救醒。
玲儿退后几步,同道人安鸿站成三角,提聚全身功力对峙,郑重道:“二百年前,孟氏先祖保有蜀中,立国称帝。凡三十余年,养士爱民,息兵偃武,重现蜀中天府之貌。中原柴家赵家先后相继、穷兵黩武,累次犯我疆界,皆被蜀人击退。后匡胤赵贼遣全斌王贼兴兵再犯,先祖不忍蜀中屡遭兵火、生灵涂炭,故弃守而降。赵贼假意封先祖为秦国公,以安蜀人之心。待将孟氏宗族全数掠至汴梁后,却鸩杀先祖,逼死先祖之母,收先祖挚爱花蕊夫人入后宫。又令王贼横征暴敛、屠戮蜀人。赵贼做如此禽兽之行,竟侥天之大幸,得坐金銮。”
“上天无眼,蜀人有志。忠贞蜀臣将先祖幼子偷出汴梁,避开关卡追捕,还归蜀中。节义蜀民于青城起义,奉先祖幼子为主,试图复国。只可惜王帅李帅勇猛有余、智谋不足,最终兵败身死。忠臣义军被宋贼追捕,只得藏匿于蜀中深山之内,自称孟门,以图恢复。至今,已有百余年。孟氏后人代代相传,人丁单薄,如今更是只余我姐妹三人。本以为宋贼势大,孟氏复国无望,不料北地金人进犯,劫赵家子孙,掠中原大邑,真真是报应不爽!我孟门如今联金攻宋,眼见大事将成,却被折翎和那个背祖贱人坏了大事。”
举剑指安鸿,续道:“你亦不分青白,助纣为虐,虽是我师兄,但私恩旧情怎比家仇国怨?我虽是感恩于你,却不能不取你性命!”
安鸿听玲儿字字泣血、句句激昂,忍不住起身温言道:“玲儿……”
玲儿不看安鸿,冷冷打断道:“别叫我玲儿!我姓孟,名为舞蝶,乃是孟门长公主!今日你等既听了我门中秘辛,便只能死在此处了!”
安鸿抬手欲再喊她名字,却又想起在自己身边娇憨了十余年的师妹竟将另外一个身份埋藏的如此之深,不禁一时语塞,举着手不知如何是好。
道人没好气的一叹,撇嘴道:“刚还说你有趣,此时却又执拗如这两个傻汉一般!什么事值得这样死死生生的浑闹?放下吧!随师父去海外倭奴国走一遭。上次我去时,见那里的人大多四尺左右高矮,可称小人之国……”
孟舞蝶闻言愈怒,大声叫道:“够了!”舞手中剑使了个势子,续道:“你这老儿疯疯癫癫,收我为徒却又不肯教我,只把我扔了给师兄。每年年初见你时,我皆是曲意逢迎。你却只拿些粗浅招式来糊弄,从不肯传我上乘武功。如今我双修功法已成,虽未得师兄真元之助,此间却已无人敌得过我。受死吧!”
道人见孟舞蝶持剑刺来,身不动意不摇,只摇头微微一叹。
王三在旁,恐道人有失,急仗剑相迎,与孟舞蝶你来我往,战做一团。
光影霍霍,剑气相交,竟将屋外雷雨之声都压了下去。
二十余合中两人难分胜败,而后却是王三逐渐占了上风。
安鸿先是不愿这位素未谋面的师弟有损,后又恐师妹被师弟所伤,几次欲出手止住二人争斗,可乘之隙却总是稍纵即逝,只觉得二人功力皆在自己之上,插手拦阻的机会竟半点也无,不由心中惶急。
正踟蹰焦虑之际,一直在旁无声无息观战的道人忽对安鸿道:“你入门时已然十二,因此我教你以剑入道,修后天内力,基础虽牢,进境却最是有限。王三襁褓时我便已见他心喜,暗中有所传授,故而修的是道家先天功法,日进千里。玲儿女流,体稍孱弱,若是老老实实随你习练十年剑术,待我为她洗髓,亦可成一代宗师。只可惜她上青城偷了双修功法,走了岔路。如今虽看似功力大增,却是走火入魔、危在旦夕……”
战团中,孟舞蝶听道人评说,精神一分,险些被王三一剑刺中。安鸿在旁急道:“师弟,切莫伤了她!她……她毕竟是你师姐!”
王三听安鸿如此说,遂收了大部分剑势,处处容让。
孟舞蝶趁机几剑将王三逼退,跳出战团,惶急喊道:“你这老儿胡言乱语,以为我会相信么?青城派百年来一直奉我孟门为尊,当世四杰皆是我孟门子弟。若不是此代掌门食古不化,早该将双修功法拱手送上,我又怎会央求随在你身侧去偷?修炼之前,我曾向四杰求教,更得四杰亲口传我青城心法方才修炼,怎会走岔路?”
道人翻了翻眼皮,不屑道:“那四个小毛孩子怕是亦不曾见过本门的双修功法,否则定会阻你修炼。青城双修功,乃是道家先天功法支脉,虽采南派阴阳双修之法,但仅限于上乘修法。男不宽衣,女不解带,千里神交,万里心通。功法秘籍中所书采补之道,非房中采阴补阳之事,而系因天地之生生不已以成我内气之生生不已,则天地之命常新,我之气亦常新矣。如此上乘功法,却被你练成采阳补阴的下贱样子,还不是走上岔路?”
孟舞蝶心中犹疑大起,却仍强项喊道:“不可能!青城派的不传之秘,你怎会见过?又怎会研习的如此透彻?”
道人狡黠一笑,搓手道:“上青城问道,问什么道?那些劳什子修士与小牛鼻子皆不如我,有什么好问?自然是趁他们都睡了,去看一些好看的物事!”
孟舞蝶大惊道:“那我偷此秘籍时,你便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