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叙欣赏着面前的画作,就听季衔山问起他在羌州的见闻,宋叙尽可能挑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跟他说。
师生二人一直聊到临近宫门落锁的时刻,季衔山道:“宋老师,你该出宫了。”
“好。”宋叙道,“那我明日再进宫。”
季衔山微微一笑,问他要在京师待几日。
宋叙道:“十日。”
季衔山道:“羌州那边有一堆事等着宋老师去忙,在京师待十日有些久了,其实待三日就可以了。”
宋叙道:“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就多待几日吧。”
季衔山道:“也好,我送一送宋老师。”
季衔山将宋叙一直送到了太和殿门口,就停下了脚步,站在里头目送着宋叙离开。
年底,陆琢怀孕十月,平安诞下一女。
她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圆圆。
圆圆生得和小名一样,小脸圆乎乎的,看着就格外讨喜有福气。
这个孩子的到来,为沉寂多时的皇宫添了几分热闹喜庆。
就连季衔山,看到这个孩子时,脸上也会多出几分笑容。
陆琢看他喜欢孩子,也常带着孩子来陪他。
不过几次以后,季衔山就劝住了她:“孩子还小,不能长时间见风,不必总是将她抱来我这里。”
陆琢道:“我们过来的时候都是坐轿子的,哪儿会见风。我都裹得很仔细。”
季衔山摸了摸圆圆的小脸,问陆琢:“太后给圆圆取大名了吗。”
“还没。”陆琢试探道,“你有什么想法吗。”
季衔山笑道:“长辈在,当然是让长辈给圆圆取名,才更有福气。”
顿了顿,季衔山还是选择说得更直白一些:“母女天性,你尽管去亲近她,但是,不必让她亲近我。平日有空的话,多抱她去太后那里,太后会好好待她的。”
其实要是陆琢舍得的话,直接将这个孩子养在太后身边是最好的。
但季衔山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他已经很对不住陆琢,实在不忍心在她生产不久之际,就对她说出这种话。
霍翎也没有要从陆琢身边抱走这个孩子的打算。
孩子还小,就算以后要手把手教导,也不用急在这一时。
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实在无力去照顾一个这么小的孩子。
况且——
她也无心再从头到尾,事无巨细,倾注所有感情地抚养一个孩子长大了。
像现在这样,随着孩子渐渐长大,陆琢每天都抱着孩子来给她请安,与她培养一些感情,但又不需要她事无巨细地操心与过问,就很好。
第186章“光复燕云的最好时机……
太庙兵谏造成的影响注定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