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朝中勋贵势力依旧强大,但不是所有勋贵府邸都能世代尊荣。
像霍家,以前也算是朝中数得上号的勋贵,最终因战败一事落得个除爵贬官。
靖国公府没有霍家那么惨,却也是落寞了。空有公府的名头,但靖国公在朝中只是个六品小官。
霍翎估摸着,靖国公府接下来应该会旗帜鲜明地支持她成为皇后。
这应该也是景元帝希望看到的局面。
端王一系的船再大,能上船分润利益的也只有少部分人。
剩下那些想分润利益却无船可上的人,都是可以被她撬动的力量。
靖国公府是第一个来投石问路的,却不会是最后一个。
***
七月渐深,又是十天一次的大朝会。
朝堂上终于不只是反对立后的声音,也开始有支持立后的声音响起。
你说襄安郡君出身不行?
霍家如今是没落了,但祖上可是前朝时期的名将霍正思,这族谱能往上追溯好几百年,这也叫出身不好?
你说襄安郡君的祖父是被先帝贬去永安县,景元帝立襄安郡君为后就是提拔霍家,就是不顾先帝的旨意。
先帝都没有说过不能立霍氏女为后,朝臣却妄自揣测先帝的想法,莫非先帝给你托个梦?
至于功绩?名望?
请封折子的内容犹在耳畔回响,拿这个来攻讦就更站不住脚了。
……
“立谁为皇后是陛下的家事。”
“陛下若要纳一个妃嫔,即使是纳为皇贵妃,也是陛下的家事。但立后,事关社稷,此乃国事。”
……
两方相争不下,靖国公和兵部右侍郎吵得几乎要打成一团。
直到文盛安亲自出列,呈上立后奏表。
景元帝御览奏表,微微一笑,一锤定音:“朕准了。”
“册后的诏书,便由文卿起草,代朕昭告天下。”
第51章燕西故人的反应。
以文盛安为首的中间派当朝倒戈,景元帝的意思又表现得如此明显,继文盛安之后,百官上表,请立中宫。
文盛安奉命拟写册立诏书,景元帝亲自盖上玺印。
当立后诏书送到郡君府时,霍翎正在给靖国公夫人准备礼物。
不管两家以前有没有交情,但靖国公世子亲自登了门,她也需要有所表示,告诉靖国公府:她承了他们的情。
刚收拾出几匹合适的料子,就见无墨匆匆跑了过来:“小姐,宫里来人了,瞧着阵仗极大。”
今日是大朝会,宫里这时候来人,已经不做他想。
霍翎命人将这几匹料子送去靖国公府,就带着无墨匆匆去了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