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掌权和真正迈出那一步是完全不同的,千古以来从未有人踏出去的那一步,一旦踏出去了,前面到底有什么东西在等待着她,就连霍翎自己也无法想象。
但是,她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坐上那个位置,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变得一帆风顺。
她真能在登基之后,全心全意投入到对燕云的收复,而不是被各种杂事绊住自己的手脚吗?
就连她自己的亲信,在她没登基之前,他们一定会全心全意为她的登基铺路谋划,因为只有她登基了,他们所能得到的政治回报才是最大的。
但等到她登基以后呢,没有了一个共同奋进的目标,这些人是否会深陷争权夺利的漩涡之中?
“军政大权尽在我手,登基的时机,即使错过了这一次,也还会有下一次,不过是多费一些功夫罢了。可是光复燕云的时机,错过了这一次,下一次是什么时候,谁都说不准了。”
她要的,并不只是登上权力至巅,匆匆领略一番上面的风景就足够了。
那并不会让她真正满足。
她要的,是彻彻底底在权力至巅站稳脚跟,并且将权力延续下去。
第187章正文完
前朝时期,霍家祖祖辈辈都镇守在幽州,替朝堂抵挡契丹。
后来,幽州和其它十五州一起,被末帝割让给了契丹。
霍家与契丹有着血海深仇,于是毅然投靠本朝太祖皇帝,并且将“光复燕云十六州”写进霍家祖训,令霍家世世辈辈都铭记于心。
霍翎的祖父霍英绍也曾奉命北伐,结果兵败遭贬,霍家走向没落。
霍翎小的时候,常常会坐在旁边,听霍世鸣教导霍泽,听他说起霍家先祖的遗训。
光复燕云十六州这个目标,几乎与霍翎一生的权力之路缠绕在一起。
不,或许应该在更早之前,在她还不真正清楚权力意味着什么时,光复燕云十六州这个目标就已经深深扎根在了她内心深处,与重返京师一起,成为贯穿她少女时期的执念。
人活一生,总是要有所追求的。
在权力的漩涡里,亲历过最深刻的背叛与厮杀,手上沾染了无数人,甚至是骨肉至亲的血,她这一生汲汲所求,难道就是为了成为皇后,成为太后,甚至是成为皇帝吗。
这些只是赋予权力的身份,并非目标本身。
重返京师这个目标,早在她收到立后圣旨那一年,就已经实现了。
而现在,光复燕云这个目标,也不再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愿景。
……
丁景焕深吸一
口气,在明确了霍翎的决心后,他立刻跟着调整了自己的想法,开始思索此时展开北伐,一举光复燕云十六州的可能有多高。
首先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大燕国库充盈。
而且早在天狩十年,太后就下令,要在国库之外,另设一个“河关私库”。
各地榷场贸易的利润都存进了河关私库里,这笔钱专款专用,为的就是来日北伐大穆,光复燕云十六州。
丁景焕虽不知道这笔钱款具体有多少,但以大燕榷场贸易的体量,这么多年积累下来,数目一定十分可观。
其次是经过这四五年的统治和镇压,羌州原本还有些不安分的局势,已经逐渐稳定下来。
一旦大燕和大穆开战,不仅可以让羌州成为战事的一个大后方,还可以直接从羌州抽调出一支成型的骑兵投入战场。
再加上大燕原有的两支骑兵,以及操练多年的精锐步卒,兵锋之盛,就连大穆铁骑,都必须暂避锋芒。
第三是经过这些年不间断的梳理和清洗,朝堂上曲从依附太后的声音越来越大,无需担心北伐以后,后方会突然生出什么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