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起别人对自己的仇恨?
少年独行在路上,这个问题他已经思考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也为自己得出的答案付出了多次实践。
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暴露回答者的内心,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答案无疑是对自己而言最深的恶意。
他曾天真的以为,把自己曾经最痛苦的苦难嫁接在别人身上,就能收获等量的恶意,但他失败了。
仇恨的火种本就随处可见,小到肢体的简单碰撞、眼神交互,大到彼此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只要人类作为独立的思考主体,名为仇恨的情感与冲突就会产生于两者相互接触之间。
为何人要去抑制这种固有的情感?
仇恨、愤怒、嫉妒……这些负面的情绪的存在是影响人类群体生活的不稳定因素,故而人类为了群体生活,抑制这些负面情绪就成了必要的能力。
人们所持有的这份能力自然也有强弱之分。
狭隘者会因一个眼神产生的情绪,而善良者则会将自己仇恨的阈值抬高,而们习惯于谅解他人的冒犯,有时甚至会因为不属于自己的过错而苛责自己。
陈沐汐就属于这一类人,这份善良本该为她的生活交往增色添彩,但如今成了去除诅咒的最大阻碍。
让一个少女对自己产生仇恨,这对于司忆梦绝非使个无解的难题,只要他肯放弃道德方面的束缚,就有太多的手段可以达成目的。
但那些过激的行为势必将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陈沐汐的生活也将彻底被摧毁。
到那时即使他成功将诅咒转移,陈沐汐也无法回到从前的生活,只能徒劳在女孩的心底留下无法弥合的伤痕。
司忆梦一直在寻求最温和的方式去拯救陈沐汐。
被家人所抛弃,被朋友所背叛,这些都曾是他所经历过的痛苦,他最大程度地把这些经历复刻在陈沐汐身上,并保留了挽回的余地。
对陈沐汐本身的欺凌和占有则更多出于私心,他不打算虚饰自己拯救女孩的动机,他承认对陈沐汐有着喜欢的情感,而在诅咒的影响下这份情感被异化为占有欲望,他放纵了这份欲望,却也一直恪守着底线。
或许把这一切交给梅妍雪真的是明智之举。
那位大小姐绝没有这些底线可言,就像她先前提出的那些建议那样,她只需要雇佣专业人士对陈沐汐的精神进行摧残,仅凭女孩尚未成熟的心智根本不足以抗衡,达到目的不过是时间问题。
司忆梦的脚步不自觉地放慢,踏足的大地犹如泥泞,几近寸步难行。
这样的想法刚刚升起就被他迅速掐灭。
但即使不去考虑牵扯到其他人的和需要后续二度将诅咒转移的问题,他也绝不会选择这个结果。
哪怕他现在只要一想到陈沐汐就恨不得亲手把她蹂躏成凄惨的样子,但也绝不允许别人去伤害那个女孩。
可陈沐汐已经对他产生感情,梦境也被她以自己的想法解构破解,他先前的一切筹划基本都已失败。
他现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再无顾忌,直接冲进房间,用自己能想象得最残忍的手段去折磨陈沐汐,不仅是身体,她的家人、朋友都可以被利用,只要破坏了她所珍视一切,成功是必然的结果。
这就是现状所导向的结局,即使没有梅妍雪的逼迫,司忆梦本身就因为诅咒的影响时时刻刻想要把这些付诸实际,最多几天时间,他就再无法抑制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