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归的家里种了好几颗玉玲珑,院子不大,大门一开,就正好能看见这些花。
眼下不是花季,只有细长嫩绿的叶子在肆意生长。
宗聿站在院子门口,看着这些花,久久无言。
徐归家里没有人,这个点,他应该还在王府当值。负责盯梢的暗卫将他这几日的行踪报上来,宗聿站在院子里翻看,
他动了王府的那笔钱,除去正常的花销,剩下的进了他的口袋。他用这笔钱打点了几个地痞,伪装成官家的人去宗微的慈幼院闹事,把宗微骗出城。
按照他的计划,宗微会再回去,只是他不知道宗微半路上遇见了宗聿,和他吃了饭,被他送回家,还叮嘱不要乱跑。
宗微是个听话的姑娘,她果然没有踏出公主府。
徐归的计划搁置了,他开始给自己善后,杀人只是第一步,之后应该就是利用王府的职务之便,把自己摘出来。
他的打算很好,可也到此为止。
林宣奉命带人去王府,算算时间,他们也该带着徐归回来了。
徐归中过举人,当过教书先生,敛芳和凌霄阁轮番出手,也没查出他身上有什么问题。反倒是举荐他的官员露出马脚,被宗聿发现和江家有染。
这样一个不在政治利益中心的人,又为何要苦心孤诣地离间宗聿和宗熠的感情?他有才华,有上升的渠道,明明可以大展拳脚,却选择用上不得台面的阴毒手段。
前世他蛰伏到最后,这一世宗聿没有遂他的意,他越走越偏。
宗聿和江瑾年提及,心生感慨,想到上一世江瑾年出手惩治,一时不由地多言了两句。
江瑾年和宗聿在大堂坐下,这里正对着大门,院子也是一览无余。
江瑾年几次见徐归,都能感觉到对方对他的敌意。江瑾年之前一直以为是因为他江家人的身份,现在看来不完全如此。
【有的人天生坏种,他们的所作所为和立场无关,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人心不是只有立场才能衡量,江瑾年反倒觉得徐归只是恰巧沾了权利的漩涡,但并没有涉足其中。
宗聿身在朝堂,惯性思维让他选择去查徐归和各方的关系,自然而然地走入了死胡同。
【他这人处事极端,毫不在意他人的性命,我倒是觉得把他推给殿下的人,从一开始就了解他的为人处世,知道他是个不稳定的因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一直跟在殿下身边,长久以往,殿下真的能不为所动?】
王府的长吏主管内务,有规劝亲王的职责,对亲王的影响并不小。只不过宁王府多了一个管事的敛芳,徐归一直是暂代长吏,没有那么随心所欲。
宗聿想起前世种种,徐归一向耿直,直言不讳,根本不怕得罪人。
他在宗聿身边多年,出谋划策,确实办过不少有利于宗聿的事。但一遇上宗聿被弹劾,他总会怂恿宗聿,说他手握兵权,没必要受这种窝囊气。
那个时候,大家只当他是打抱不平,气糊涂了,都会婉言相劝。现在回过头再看,宗聿发现徐归是真的一心劝他造反。
宗聿后来和宗熠的感情变得十分别捏,徐归可是在其中出力不少。
徐归被林宣带来时,神色坦然,看见宗聿他也不慌,反倒是看见江瑾年时,有了两分情绪。
林宣等人守在外面,没有进来。徐归走上堂屋,端正地给宗聿行礼,道:“寒舍简陋,没什么好招待的东西,还请殿下莫要见怪。”
宗聿佩服他的冷静,道:“你给的东西我还敢吃吗?”
徐归愣了愣:“我自从入了王府担任长吏一职,可曾有对不住殿下的地方?”
徐归办事靠谱,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听见宗聿的质疑,他的情绪有些激动。
宗聿道:“你事事以我为先,任谁看了都觉得你是我的助力。可你扪心自问,当真如此?你早知皇上让御史弹劾我,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他指婚之时,故意在我面前提起。”
徐归神色闪烁,视线落在江瑾年身上:“我不明白殿下的意思。”
宗聿见他装傻也不生气,道:“好一个你不明白,你是不是觉得只要装傻,一切就能蒙混过去?”
徐归不吭声,他嘴唇紧绷,并不想配合。
宗聿冷笑,道:“地方官员侵占土地,你选择瞒而不报,引导那些百姓落草为寇,为你所用。如果你是真心为了他们考虑,我顶多觉得你行为偏激,但还不至于无药可救。可你是如何打算的?徐归,我问你,慈幼院的那些孩子做错了什么?宗微又做错了什么?你设计用他们来作为引子,爆出土地案时,有没有想过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命?”
徐归目光微暗,但很快又恢复如常。他被宗聿派人请来,就不意外宗聿知道这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