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太原的局势确实十分严峻。高适等人也是面色不好,听到李世民这样说,纷纷请缨,要和他一道去守太原。
“不必,太原有我和李将军足矣。你们留在京中辅佐太子迎敌。
大哥不曾掌控过军队,也不会行军打仗,有你们留在这里我才放心。”
“可是太原五千人马直面河东史思明、蔡希德率领的十万军队…”
“倒不至于此,唐朝主力军队虽不在,但太原我。。。”
太原他李世民熟啊!并州那里他打过多少回仗了?
地形城郭他可是了如指掌!
差点说漏嘴,李世民咳咳两声,随后说道:
“我们可以向回纥借兵。”
李世民不觉得向这些藩邦借兵有什么不对,毕竟他当唐太宗的时候,向外打仗就是这么打的。
当年贞观年间,关陇之地地震、洪涝、干旱瘟疫几乎年年不断。
既要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又要对外开疆拓土,当然还是征用别人家的兵更好。
消耗别人家的士兵,死胡人不死百姓,一举三得。
“可是,回纥军未必就肯借兵啊…”
杜甫此时斟酌着说道,随后又十分忧虑:
“而且,万一叛军也起了如此的心思,安禄山让吐蕃和回纥借他兵又当如何?”
李世民听完,毫不犹豫:
“胡人还敢投敌?”
这些胡人,是想造他天可汗的反?!
当年他手下那些胡人将领,个个乖得和小绵羊一样,现在是要反天了?
李世民冷冷一笑说道:
“将本王这话散布出去,就说回纥断然拒绝叛军的招拢,并要借我大唐十万军,助我大唐平叛!
子美,达夫,本王听说你们甚是会写诗,不知可能做到?”
【卧槽,二凤这计谋真是太棒了!
这样安禄山肯定是借不到胡人的兵马了!而且借了也不敢用啊。害怕是诈降的。】
【而且把回纥放在道德大义上,架在火上烤,不出兵也不行啊!】
杜甫、高适等人一听也直呼此计妙哉,迅速应承下此事。
别的不说,写诗他们可太会了!
杜甫回去就研墨作诗,准备将回纥人借兵十万的诗作传满天下。
对了,还有太白兄啊!
以太白兄的名声,随随便便给回纥写一首诗,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得了太白兄的诗词,那回纥人能不晕头转向?
也不知道太白兄收到他的信件没有,眼下到长安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