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教室,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空旷的操作小工厂。
“接着就可以加入石膏,粘土之类的材料,只要一点点就好,目的是为了让纤维之间更好贴合,摩擦力更大。”
说到这里小萌老师就没有继续讲解的想法了,而是准备带他们上手试一试。
她从桌子下方抱出来了一个大的罐子,这里就是之前煮好并且分离好的木浆。
“我们这儿用的还是最传统的方法,所以木浆并没有煮的特别烂,还需要把它放到旁边的大石臼里面去捶打。”刘彻伸手扒拉了一下,发现这些木浆的确已经被煮得很软很烂了,倒没有到一碰就碎的程度,不过用指尖一掐也会断裂开来。
他们便合力把这一桶纸浆都倒到旁边的大石臼里,这石臼是真的大,光是外缸就差不多到刘彻的腰间了,上方有一个木架,从木架中间延伸下来一个粗壮的木杵。
只要两边同时拉着绳子木杵就会被抬起来,松开手木杵便沉沉落下。
每一次落下,石臼中的木浆就会被砸得更加稀烂。
刘彻拉了一会儿之后,额头就冒出来了汗珠,王羲之便上前代替了他。
右边则是颜真卿和赵孟俯两个人一起拉着。
小萌老师给他们喊着拍子,五分钟之后,这一大盆添加了石膏和少许粘土的木浆就被砸好了。
李斯拿大铁勺把木浆又重新舀回到桶里,接着按照小萌老师的指挥把木浆都倒到大水池中,整整一桶的木浆融入到水中,水很快就变得浑浊了起来。
水池的上方挂着一个大的竹帘。
几人围绕着看的格外认真,此时也终于到小萌老师进行演示的时候了。
她不需要别人帮助,双手扶着竹帘,趁着水还混浊的时候,手腕轻巧的用力,竹帘推入水中,又被轻巧的荡起。
“这一部叫荡料入帘。”小萌老师说道,“如果是用来收藏的话,一层料就够了,如果要用来书写的话,就要荡两次。”
这个不同地方,不同店铺,做法都不一样,有的是一次便荡够足够的料,在晾干水分之后就可以起纸晾晒了,有的则是先荡一次,形成薄薄的一张纸,稍微控干水分之后再荡一次。
小萌老师为了给他们演示便把竹帘中的木浆又重新倒掉,接着再给他们一下子舀够了足够的木浆。
“如果要放花瓣或者叶子的话,就是这个时候放进去。”
到时候晒干之后,薄薄的一张纸内嵌着花瓣或者竹叶,看着也很是风雅。
但她又把木浆给倒掉了:“不过我们这个店铺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压纸法,就是一次只舀薄薄的一层,然后干一次取一次,几张纸覆盖在一起,用重物压在上面,晒干之后就是一张纸了,这样做成的纸不易下渗,用来写书法即为合适。”
说着演示完之后的她便把位置给让了出来,在旁边用长竹竿把水池给搅浑。
不然纤维容易沉到水池下方,这样舀起来的木浆就会过少,纸张也会非常薄,容易破。
刘彻一马当先。
他学着小萌老师的样子,双手一左一右的扶着竹帘,却又没有完全捏着,只是给了它一个向前的力道,沉下身体将竹帘嵌入到水中后又立刻滑出。
但是本来以为应该会很简单的操作,却打了他的脸。
看着薄厚不匀,一边甚至看着都没什么纸浆的竹帘,他不尴尬,只是疑惑。
他觉得自己的操作没有问题啊。
这一个大水池有好几个小竹帘,李斯他们也没在旁边干等着,而是两两聚在一起,自己实验了起来。
刘彻还看到远处有一个超大的竹帘,估计需要四五个人合力才能够使用。
他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于是又把木浆倒掉,从头再来,只不过这次再来结果好像也还是一样,多的多少的少。
站在他身边的是王羲之。
见刘彻两次都失败了,王羲之不由得着急起来,想要自己也上前试一试。
刘彻给他让开了,不过没抱什么希望,觉得王羲之也会和他一样失败。
这个东西看着简单,操作起来可一点也不简单。
果不其然,哪怕在旁边看了两次了,王羲之自己亲手做起来的时候也依旧没有成功,只能说和刘彻比起来要比他的稍微好一些,因为哪怕也是薄厚不均匀,但起码整个竹帘上都已经铺上了木浆,没有露白的地方。
小萌老师鼓励他们:“不着急,慢慢来,做纸需要能够耐得下性子,越着急就总是越做不好。”
王羲之又来了一遍,结果却大同小异,再一抬头却发现李斯他们已经舀起来了一张。
他不服气。
他难道就比他们做的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