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8章
金秋时节,两百万大军终于看到了百多里外的两界山脉!
这里是一大片平整的水草地,还有一个小湖泊。赵世青吩咐道:“洪秀清,扎下营寨,休整。”
洪秀清接令,和吕强、郭凯一起扎营。而李云和周昌已经安排斥候去打探两界关情报去了。
在娘子军护卫下的韩红拂催马来到前锋部队,赵世青接着。
望着远处的两界山,韩红拂呼出一口长气、沉声道:“青儿,过了这座山脉,就再也回不了大明了。”
听到韩红拂的话语,赵世青和众军一下子心情沉重起来。他们全部下马,面向东方,在飒飒的西风中,严整肃立。
军旗猎猎,彤云低垂。六十万大明人士,眼泪从脸庞滚落在脚下的草地上。仿佛那首著名的古诗:“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赵世青闭上眼,擦去眼泪,转身大喝道:“风萧萧兮西风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健儿们,请让我为前锋,带领你们,打下我们新的国土;在西牛贺洲,建立我们新的家园!”
全军一起大喝道:“愿追随西秦王,新建国家、光宗耀祖!”
赵世青飞身上马,举剑高呼:“穿越、两界山!”
李云亲自带领斥候队,前往两界山打探。
两界山脉,几乎呈正南北走向,从北极南延五千多里!东西宽度在一百里到三百里之间。西坡比较平缓,东坡比较陡峻。两界山脉中段比较低平,有数条通道。但到中间有一处天然的最险峻处,高高的、寸草不生、几乎垂直的绝壁堪堪有三百余丈!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宽度仅容三两马车并行。
这样的地形,就形成一个很大的自然的关隘。
西牛贺洲那边一个较大的国家罗刹国,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大的城堡——两界关(罗刹国取名呼拉尔堡)。同时派了重兵三千守卫着这个关隘,兼收往来客商的过路费。
由于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保密意识,赵世青的斥候从往来的客商那里,很快就获得了两界关比较详细的情报。
首先是守卫军队数量。三千罗刹兵驻扎在关内,首领名曰达德洛夫。西边离两界关约七十里的罗斯城那里还有一座军营,驻扎超过一万的罗刹兵。这些罗刹兵,凶残悍勇,主要武器是火绳枪和弯刀。两界关上还布置有数量不详的火炮,不过,全部都是很笨重的铸铁炮,而且还是实心炮弹。
两界关城正面很窄,只有三丈余。它的城墙高达三丈,全是大块方正的坚硬岩石和石灰砂浆砌就,厚度约五、六尺;上面有城堞,有利于掩蔽和射击。关门宽度刚好可以过一辆大车,为厚实木门,包裹铁皮。
关城里面是双环型同心城布置,内城有一座小型大神教的教堂,住的是达德洛夫和神甫、教士、相对高级的军官和官吏,还有他们的家属、亲兵、侍从等。
外城就是下级官吏(主要是税吏)住所,还有少量的商铺、青楼,普通百姓和军队的军营。
赵世青的队伍不是单纯的军队,还有大量的百姓,所以他们的行军速度不快。加上一路上攻灭小国、部落,使得他们的行动消息已经传到了罗刹国。
达德洛夫还算是谨慎的人,一方面派信使向国王禀报,一方面收缩兵力,关闭关门,严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