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研究所研制的军用机载计算机正式应用到了飞机上,今天是第三次试飞,试飞范围比前两次大很多,可以掠过城市上空。
他跟老周都不能陪孩子过节,就打算用这招哄哄孩子。
他打完电话以后,老周也有样学样,跟他家那四个讲了一遍。
小孩子看到飞机通常会十分兴奋,足以让他们高兴一阵子了。
没想到他家这个不但高兴,想象力也很丰富,居然以为他是开飞机的那个!
他简单解释说:“我当时没在飞机上,但飞机的一部分是爸爸单位提供的。”
“哇,爸爸,你是造飞机的呀!”吴玉琢学着小朋友的话说,“你可太牛啦!”
吴峥嵘:“……”
这样理解似乎也不完全错。
吴玉琢对她爹是开飞机的,还是造飞机的,完全不在乎。
她今天上台跳舞了,看到了飞机,跟太爷爷太奶奶一起坐了小火车,还吃了奶油冰棍,她已经很开心啦!
*
吴大博士闹了一个大乌龙,让叶满枝笑了半晚上。
翌日去上班的时候,她还在想,吴博士要么学会开飞机,要么学会造飞机,否则吹出去的牛真的很难圆得回来。
她先去厂里点个卯,就立即动身前往市人委,参加“全市工业学大庆动员大会”。
因着食品厂刚爆出一个窝案,牛恩久还差点因此下课,他最近只在厂里大刀阔斧地整顿生产纪律,暂时不想出来抛头露面。
所以,凡是省里和市里的会议,几乎全是叶满枝等几个副厂长代为出席的。
叶满枝来市里和区里开会的时候,有几个固定的开会搭子。
比如第二啤酒厂的张厂长,纺织厂的吕副厂长,糖厂的郭厂长。
大家都是女厂长,坐在一起比较有话聊。
叶满枝进入会场就开始寻摸自己的开会搭子,结果今天居然一个也没看见。
她瞧见了滨江第二啤酒厂的冯副厂长,便笑着打招呼:“冯厂长,最近难得碰见你呀,好几次都是张厂长来开会。”
“哈哈,张厂长今天在车间跟班劳动,我正好有空,就过来听听领导的讲话。”
叶满枝好奇道:“冯厂长,你们厂的厂长需要下车间吗?”
“嗯,每周一天,在车间参加劳动。不但厂长要下车间,所有干部都要下车间。”冯副厂长说,“我们厂现在实行的是‘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
叶满枝了然地颔首。
看来啤酒厂已经适用鞍钢宪法了。
前几年省里有段时间在推广鞍钢宪法,不少大型国营工厂响应号召,用这种方式来管理企业。
所谓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然后让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相结合。
第一食品厂曾经也搞过这种改革,让干部下车间劳动,让工人参加工厂管理。
不过,只看如今厂里的情况就知道,当初的改革并不成功。
牛恩久是掌握话语权的,怎么会愿意让工人参加管理?
叶满枝在市里开了一上午的会,在市人委机关食堂吃了午饭,下午就将“工业学大庆”的精神在班子会议上传达了。
自打厂领导被追了责,牛恩久每天都要召开班子会议,听取相关科室车间的整改汇报。
叶满枝传达了会议内容以后,本以为今天的主题又会是跟各部门整改有关的。
结果牛恩久却在会上提出,最近厂里的工作千头万绪,要尽快补足供销科副科长、生产计划科长、保卫科长,以及成品三车间主任的空缺,让人事科负责提名几个人选。
叶满枝心说,人事科长是被牛恩久提拔起来的。
他提名的人选,不就是牛厂长中意的人选么。
那这次整改的意义是什么?
叶满枝笑着接话说:“最近咱们厂里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了明显改善,厂里一派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