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锦瑟是真急了:“人不可貌相,我也觉着不像啊,谁晓得你……罢了,不说了,你杀了这些个土匪,该是不会被问罪的,只是怕还要去公堂上走一遭,那些个人该不会将你认出来吧?要不,我们装病不去,就说你回来受了风寒,或者说被土匪给伤着了?或者,再不济……”
卫渡远轻拍了拍余锦瑟的背,示意她冷静一点:“你放心吧,我不是什么朝廷通缉犯,不碍事的。”
余锦瑟眨巴了下眼睛,半信半疑道:“真的?”
卫渡远肯定地点点头,很是无奈地看着她。
“那你怎么说自己以前也杀过人?”余锦瑟总算是松了口气,转念一想,脸上带上了抹笑容,“那你也是见义勇为吗?”
卫渡远迟疑半晌,才道:“对,也算是见义勇为吧!”有些事他还不打算告诉余锦瑟,既然她这般想了,他也就顺水推舟了。
余锦瑟如今是更纳闷了:“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你这样是怎么想不通去做了土匪的。”分明该是个嫉恶如仇的人,却是去立了个山头做土匪。
“虽说你立得那些个规矩看起来还不错,也不伤人,只抢别的山头的土匪,也不抢完,就抢他们一半,多的话也就抢一小半。可你有没有想过,你们抢旁的山头的,你们填饱肚子就行,可他们是大鱼大肉惯了的,又不敢动你们,他们定然是会更加频繁地去抢路人。”
卫渡远那里不明白余锦瑟的意思,他也是想过这些的,只是他既然拉了山头,总不能让兄弟们饿肚子吧!劫富济贫显然是办不到的,他那些个兄弟的功夫还没到那个程度。至于过路的商人,哪里有那么功夫查他是不是个奸商啊?
“我是晓得的,这也是没法子,至于当初怎么做了土匪……”为了赌气?为了给人抓住把柄?这些他还都不能说。
余锦瑟见卫渡远这样也知晓他也是愧疚的,这才解释道:“我也不是为着教训你,只是我觉着既然我们是夫妻了,就该彼此扶持着,有什么不好的也该给对方指出来。我也觉着你是个可以接受我说这些的人。这是我想要的相濡以沫。”
卫渡远是真被这句“相濡以沫”给戳中心窝子了,当即又将自己的头给窝到了余锦瑟的颈侧,带着些撒娇意味道:“夫人不嫌弃我就好,我做的不好的,夫人尽管指出便是。只是夫人做了什么不大妥当的事,我也是会指出来的。”
余锦瑟也紧紧抱着卫渡远,良久,才试探着道:“以后,你可不可以不要再杀人了?我……怕你会折寿……”
卫渡远脸上的笑容僵在脸上,抬起头,认真道:“锦瑟,这事我没法子答应你。”他的身份注定了他不可能不会杀人,而他不想骗她。
余锦瑟愣了许久,又往卫渡远怀里缩了缩,只是低低叹了句:“罢了……”
第三十一章
土匪猖狂到进村子来砍人,这还了得?镇上是管不了的,也就将人给押到了县上去。
要知晓那文林镇四通八达的,商人旅客常要在此歇脚,比起旁的镇子要繁华得多。这事儿要是真的闹大了,县令也甭想做了,他自然是要压下,还要有一番作为,这才能平民愤。
至于卫渡远,既然立了功,当然也要大大嘉赏他一番,这不,就拨了三十两银子给他。
卫渡远之前就思忖着该如何让村民们接受自己和余锦瑟,毕竟他们既然要在这里住上好一段日子,总不能一直不跟村民们来往。这土匪突然来寻仇倒是来得正好,不过幸好没伤着村里人,他也少了些许愧疚。
拿到这三十两银子后,他同余锦瑟一合计,想着那晚上许多人都是出了力的,也就拿出了二十两银子来托村长让他家家户户都分点,也不管那家人是不是出了力的,也算是他们一份心意。
村里人的家境都不怎么样,平白得了银子,心里是一万个高兴,大多人都觉出了卫渡远和余锦瑟的好来。至少有卫渡远在,那些个人怕也不敢欺上他们村子了。
杜氏和吴氏趁机又说了许多他们两夫妻的好话,村里人虽说心里还有些怕卫渡远,可到底对他们也有了好脸色,也有人见了他们愿意跟他们谈话了。
至于那些个土匪为何会突然到他们村子里来劫掠,只有卫渡远和余锦瑟心里明白,衙门的人怕再惹出什么事端来,也没多审就让人签字画押了,这罪也就给他们定下了。
这番动作下来,村里人也是过了许久战战兢兢的日子,可这春日到了,种庄稼的事也要提上日程了。
一般人家忙不过来的时候妇人大多也会去地里帮忙的,余锦瑟他们家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她以前也经常去地里干活,本来还想着去帮忙的,耐不住卫渡远,只得好好呆在家里做些闲活。
他们将秧苗给撒好,地里的土再翻了翻,然后把菜给种上了,这才算忙得差不多了。
不过,他们家里什么都没有,全靠银子买,花销自然不小,卫渡远就琢磨着打算去找点活计来做。二牛听了这事儿,还真不是一星半点的热心,主动让他跟着自己去镇上找活做。
余锦瑟也想为家里出份力,便打算翌日一早跟着卫渡远他们一同去镇上。她什么本事没有,刺绣还是可以的,到时看看能不能在绸缎铺子找点活来做。
虽说她不能将她母亲教她的那种针法露于人前,但她旁的针法自认为也还是可以的。
余锦瑟跟卫渡远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卫渡远倒也没阻止,不论能不能贴补家用,给她找点事来做也是好的。但他面上不显,只道:“唉,果真是要媳妇儿养我了。”
余锦瑟哪里不知道他的那些个小心思,伸手点了点他的额头,笑道:“瞧你那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