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汪洋看《武林》的不是別人,正是谢铁驪。
谢老爷子在北影厂的地位就不用多谈了,执导的好作品数不胜数,最崇尚“艺术至上”的电影製作理念,和之前提过的领导张奇理念完全相反。
他对武侠很是情有独钟,原因据说是在1940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成为新四军的文艺战士,彻底目睹了抗日的残酷。
“我看了个好作品,虽然目前只有一两万字,但很是合我的胃口。”
汪洋很是知道谢铁驪这人,老谢同志的创作一贯大胆,大胆到什么程度呢?
1961年的时候拍摄了革命主题电影《暴风骤雨》,你看这年份,看这电影名,就知道在影射什么,这里不细谈。
没过两年,就拍了前面提及过挺多次的《早春二月》。
果然吧,早春二月引来祸端了,暴风雨期间没好果子吃,老谢同志下放到车辆厂进行再教育,好在改开之后平反了。
汪洋才刚附目,谢铁驪忍不住说道:“你顺便注意注意作者名,熟不熟悉?”
许朝两字映入眼帘,汪厂长小吃一惊:“嗯?你还知道许朝?我以为没几个人知道这位新同志。”
谢铁驪人近暮年,依旧有著活跃的艺术气质,一点儿没有夕阳將近的颓丧感:“我还没见过面,是听桂兰说的,这同志似乎挺有天赋。”
汪洋点了点头,认真地看完了全篇,不动声色端起了搪瓷杯:“是个有创作力的同志。”
谢铁驪道:“要注意的可不是这位同志,我对这题材有点兴趣。”
“你有要拍的意思?”
“暂时没那个工夫,但不一定要我拍,我也能做出品。”
谢铁驪在北影厂二十五年,汪洋对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属於是一撅屁股就知道要放什么屁。
厂长还是很能沉得住气的:“先观察观察。”
能观察就是有戏。
北影厂宿舍区,苏式红砖楼。
“许朝!许朝同志在不在?有找你的电话!”
北影宿舍楼早在六十年代就安装了电话室,十几年前倒不是说有多么高涨的创作欲望,而是北影要隨时接收电话指示。
几年前翻新过一回,电话室来电就更频繁了,各地电影厂来沟通的,职工家属打来探望的数不胜数,这时候才是真正创作热情高涨的表现。
许朝刚回宿舍,脚还没沾地,就被门卫老蒋喊去了电话室。
“喂,我是许朝。”
“我是林芳冰。”
电话那头音色柔和,宛如春风拂槛。
许朝內心一动,问道:“有什么急事找我吗?”
“还记得我和你说过,今年要去长影厂的一个新剧组吗?”
“记得。”
“剧组要来bj取景,我也会一道过来。”
许朝笑了起来:“我去接你吧。”